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不同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腹股沟疝传统疝修补、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642例腹股沟疝行传统疝修补术534例(583侧,传统组),平片无张力式疝修补术57 例(60 侧,平片无张力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51例(54侧,疝环充填组)。比较3 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4.26±4.56) min,明显少于平片无张力组的(40.35±6.24) min (P<0.05)和疝环充填组的(49.12±8.69) min(P<0.01); 而平片无张力组又明显少于疝环充填组(P<0.01)。传统组、平片无张力组及疝环充填组并发症分别为6 例(1. 12%)、1 例(1. 75%)及0 (P>0. 05) 。传统组术后疝复发率为5. 99%(32/534),明显高于平片无张力组(0)和疝环充填组(0),P<0.05。传统组、平片无张力组及疝环充填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11±3.06) d、(5.38±2.53) d及(6.19±3.61) d,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传统组为(16.98±4.35) d,明显迟于平片无张力组的(7.26±2.46) d和疝环充填组的(8.02±3.35) d (P<0.01)。结论 疝环充填式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较传统疝修补能明显降低术后疝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术后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例CVI病例资料,平均年龄为(52.6±5.52)岁,男性113例,女性89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79例(设为A组),术后未应用过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23例(设为B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3~12月.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1年以内的随访期间,仅A组有1例发生术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两组所有病例均无肺栓塞发生.A组B组两组间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回顾性临床分析提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显著性差异,权威结论尚需要进一步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诱发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根据Ranson系列预后判断标准和APACHEⅡ评分,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手术病例),将我院27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AP组(A组)(182例),SAP非手术治疗组(B组)(54例)和手术治疗组(C组)(38例),取同期不伴急性炎症的胆囊结石患者80冽为对照组。研究各组血清生化检验结果和治疗、预后:结果B组和C组平均血钾、血尿素氮和肌酐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1),A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SAP患者腹腔内渗液量与AR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33.p<0.05)。结论ARF是SAP致命性的严重并发症,尽早明确SAP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切实可靠的引流,是防治SAP并发ARF,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ҽԴ��Ƣ���˵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26例与手术操作相关的脾损伤病例。结果全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医源性脾损伤发生于结肠手术中占31%(8/26)、胃手术中占27%(7/26)、胰腺手术中占15%(4/26),其他手术中占27%(7/26)。本组均经手术治愈,其中行单纯脾切除6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2例,脾修补5例,13例应用了局部止血措施。结论良好的麻醉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而根据伤情合理选择术式是治疗医源性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骨髓问充质细胞(BMCs)移植能否提高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再生障碍的同种先天性无白蛋白大鼠(F344alb)肝再生和修复能力.方法 F344大鼠为供体,F344alb受体鼠接受Retrorsine(RS)1次/2周腹腔注射2次后4周行2/3肝切除(PH).正常F344alb为组Ⅰ(n=5);BMCs移植为组Ⅱ(n=8);RS/PH预处理为组Ⅲ(n=8);RS/PH预处理后BMCs移植为组Ⅳ(n=8);RS/PH预处理后肝实质细胞移植为组V(n=8).4周后行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学和组化染色研究,检测肝功能,及肝组织和骨髓基因检测.结果 (1)生存率:组Ⅳ75%,组Ⅴ 50%,组Ⅲ37.5%,组Ⅰ和组Ⅱ 100%.(2)4周后组肝再生率(67.38±8.66)%显著高于组Ⅳ、Ⅲ[(55.31±8.69)%,(44.27±6.51)%].(3)PH后1 d,组Ⅲ、Ⅳ、V血清TB、ALT显著升高;PH后2 d,组Ⅳ血清,rB、ALT显著下降.(4)组Ⅳ、Ⅴ肝组织切片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白蛋白染色阳性肝细胞呈簇状分布.(5)F344来源白蛋白基因片段出现在组Ⅳ、Ⅴ大鼠肝组织内.(6)PH后2、4周,组Ⅳ、Ⅴ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结论 BMCs移植可提高严重肝损合并再生障碍受体鼠肝再生能力,保护肝功能,促进肝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钝性脾损伤处理中保守治疗的选择.方法 选取88例成人钝性脾损伤患者,分为手术治疗、保守无效和保守成功3组,回顾性分析其保守治疗的情况并与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治疗62例,保守无效7例,保守成功19例.手术组CT检出腹腔积液量、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器官损伤分级均显著大于保守成功组(P=0.000、0.026和0.009),手术组的最低舒张压、最快心率、最低血红蛋白浓度和最低红细胞比容与保守成功组差异显著(P=0.044、0.003、0.038和0.008).结论 血液动力学状况稳定的轻中度钝性脾损伤患者适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期间血液动力学状况不能维持稳定者需中转手术;急诊腹部CT有助于保守治疗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9.
严重肝外伤患者术后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加之术后较长时间不能进食,因而导致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死亡率很高,因此术后营养支持已成为严重肝外伤的处理要点。笔者对5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进行了早期营养支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1986年1月~2002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脏外伤患者103例,其中男75例,女28例;年龄16~75岁,平均40.03岁,住院1~176d,平均35.6d。根据简明损伤分级标准(abbreviatedinjuryscale,AIS-90),本组病例中Ⅰ级5例、Ⅱ级13例、Ⅲ级23例、Ⅳ级36例、Ⅴ级13例、Ⅵ级8例。重度肝外伤(Ⅳ、Ⅴ、Ⅵ级)5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确诊为创伤后DVT的临床资料以及60例无DVT的同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以Wells评分、D-二聚体以及二者联合与有无DVT的诊断结果 进行似然比等分析.结果 Wells评分在诊断创伤后DVT中灵敏度为91.53%、阴性预测值为91.07%;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创伤后DVT中灵敏度为93.22%、阴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似然比为0.08;Wells评分结合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创伤后DVT中的特异度为91.67%、灵敏度为94.91%、阳性预测值为91.80%、阴性预测值为94.83%、阳性似然比为11.30、阴性似然比为0.06.结论 Wells评分结合D-二聚体检测可以确定创伤后DVT诊断.如果Wells评分<2而且D-二聚体检测结果 为阴性就可以基本排除DVT诊断;如果Wells评分≥2而且D-二聚体检测结果 为阳性就应该考虑DVT诊断.两项指标联合评估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搬动创伤患者,减少检查,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