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Sap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性菌株对阴道局部免疫的影响。方法 收集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菌株鉴定,取白假丝酵母菌行药敏性分析、25S rDNA基因分型、Sap及磷酯酶(Plb)活性检测;用不同Sap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与阴道上皮细胞共培养,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IL-8、IL-17的水平。结果 VVC白假丝酵母菌株的Sap活性强于RVVC菌株;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阴道上皮细胞分泌的IL-4、IL-8、IL-17更多,且IL-8和IL-17出现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Sap强的白假丝酵母菌能刺激阴道上皮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结论 除外Sap活性,VVC与RVVC菌株之间侵袭力无明显差异;白假丝酵母菌能在短时间内激活阴道宿主免疫反应,且Sap活性强的菌株诱发的宿主免疫也强;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Sap活性弱的原因可能与阴道上皮分泌的保护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不能持久站立6个月,症状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偏右侧,左肺呼吸音弱,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脊柱四肢无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表达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 收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后纯化、鉴定菌株、检测Sap酶活性;酶分步消化法培养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并与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上皮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水平;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培养方式基本一致.结果 Sap酶活性强组NLRP3炎性小体、IL-1β和IL-18水平均高于Sap酶活性弱组,并且在感染早期即达高峰.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可看到细胞破裂、死亡,NLRP3炎性小体也随之下降,这在小鼠和人的阴道上皮细胞中呈现出相同趋势.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可以刺激阴道上皮细胞表达更多的NLRP3炎性小体、IL-1β和IL-18,Sap酶活性强的白假丝酵母菌作用更强;小鼠和人阴道上皮细胞感染后的炎症反应一致,因此小鼠可代替人作为VVC体内研究的模式动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孕妇产程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潜伏期延长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 将2007 年l ~ 12 月我院92 例产程潜伏期延长产妇与同期100 例正常产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两组产妇在骨盆对比、头盆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潜伏期延长组胎儿体重大于等于4 000 g 者明显多于正常分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胎方位方面,延长组枕前位婴儿少于非延长组,枕后位及枕横位多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长组正常分娩人数少于正常分娩组,而剖宫产人数多于正常分娩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潜伏期延长预示难产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应在临产前期判断产妇是否存在潜伏期延长的倾向,并及时处理,早期治疗,预防难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胎儿宫内窘迫发病率和手术产率.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检查和分娩的孕妇共106例,对孕妇进行每周NST和B超检查等联合检测分三组观察比较.第Ⅰ组:孕41周组(孕周41~41周+6 d),第Ⅱ组:足月妊娠组(孕周37~40周+6 d),第Ⅲ组:过期妊娠组(孕周≥42周).结果孕41周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手术产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妊娠组,与过期妊娠相似.结论妊娠41周后母婴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危因素,应用多种监护手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母儿异常给予相应处理,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是指孕妇尿路内有细菌繁殖,但无明显感染症状.妊娠期患无症状性菌尿者占2%~7%[1],其在妊娠期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增加,将有25%~30%发生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另外,大约有25%~30%的无症状性菌尿的妊娠妇女在分娩后将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是临床上解决难产及产科并发症最常用的一种手术,而在剖宫产术中,破膜到新生儿娩出时间间隔(rupture of membranes to delivery in-terval以下简称MD)I与与新生儿1hApgar评分明显呈负相关。为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保证新生儿质量,必须缩短MDI。对头位剖宫产而言,要缩短MDI,娩出胎头是关键步骤。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术并联合术中泵注氨甲环酸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44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行剖宫产术的22例产妇为对照组,另外在B超引导下行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阻断术,术中泵注标准剂量剂量的氨甲环酸的产妇为实验组。对2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术中失血量、输红细胞的量分别为900 (600,3 125) mL、0 (0,75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400 (1 500,5 000) mL、800 (600,2 0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2例产妇切除子宫,对照组有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为(4.0±1.0) d,短于对照组的(8.3±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髂总动脉阻断联合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 更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