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邱清标 《西部医学》2005,17(2):124-124
患者男 ,34岁 ,已婚 ,交通警察 ,因咽部不适 2周 ,咳嗽 ,气促 2天入院。查体 :偏瘦 ,无黄疸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咽部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 ,双肺无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心律整 ,无杂音 ,肝脾肋下未及 ,杵状指 (- )。 2 8/ 1 2 X光胸片 (片号 86 86 5 )示“心肺膈未见病变”。血常规 :WBC6 .2×1 0 9/ L,N0 .6 3,L0 .37,Hb1 5 3g/ L,临床拟“上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待排”,予青霉素 4 80万 u /日 ,丁胺卡那 0 .6 /日及祛痰 ,止咳对症处理 ,效果不佳。住院第 5天晚剧咳后 ,出现呼吸困难及颈部皮下气肿 ,X光摄片“两…  相似文献   
2.
3.
巴比妥类属镇静催眠药,轻度中毒时抑制丙酮酸氧化酶系统,从而抑制大脑皮质和下丘脑,使机体反射功能逐渐消失,中、重度中毒时抑制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致延脑麻痹。催眠量0.06~0.1g/次[1]。口服催眠量约5~20倍可引起中毒或严重中毒[2],最近我科收治1例口服苯巴比妥10g,昏迷时间达168小时病例,经抢救成功,特予报道。1病例介绍患者,男,23岁,退役军人,未婚,于1997年5月30日晚11时人睡后一直未醒,于次日下午5时被旅店工作人员发现后送来本院收住本科。现场当时患者处昏迷状态,床边有少许呕吐物(带未消化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从2002年4月~2006年5月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观察结果,探讨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CT)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每2~4周进行ACT评分,据评分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和指导治疗,观察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初期、治疗后6个月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pred).结果 入选50例患者,入选时完全控制的2例(4%),部分控制的8例(16%),未控制的40例(80%).治疗6个月后,完全控制的26例(50%),部分控制的14例(28%),与入选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ACT前,ACT评分为(16.20±3.42)分,FEV1 pred为(53.52±18.33)分,FVC pred为(78.74±15.19);应用ACT 6个月后,ACT前ACT评分为(22.42±2.99)分,FEV1 pred为(77.45±15.01)分,FVC pred为(88.94±11.61);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FEV1与ACT评分呈正相关(r=0.83).结论 ACT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哮喘控制率,使用方便、快捷、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本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91例观察结果,探讨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饮酒致上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邱清标 《吉林医学》2011,(3):522-522
目的:探讨慢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6例慢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32d,痊愈66例,好转78例,总有效率为92.3%,无效8例,4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慢性肺炎患者是会很快康复出院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CT)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每2~4周进行ACT评分,据评分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和指导治疗,观察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初期、治疗后6个月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pred).结果 入选50例患者,入选时完全控制的2例(4%),部分控制的8例(16%),未控制的40例(80%).治疗6个月后,完全控制的26例(50%),部分控制的14例(28%),与入选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ACT前,ACT评分为(16.20±3.42)分,FEV1 pred为(53.52±18.33)分,FVC pred为(78.74±15.19);应用ACT 6个月后,ACT前ACT评分为(22.42±2.99)分,FEV1 pred为(77.45±15.01)分,FVC pred为(88.94±11.61);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FEV1与ACT评分呈正相关(r=0.83).结论 ACT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哮喘控制率,使用方便、快捷、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表达和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只)、高脂饮食组(n=20只),12周后再将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只)和吡格列酮组(n=10只),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E染色光镜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NF-κBp65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血脂TG、TC、LDL-C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可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果】吡格列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