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大面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复发性单疱角膜基质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面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31例复发性单疱角膜基质炎病人,通过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31只眼中有24只眼脱盲,视力恢复为0.05~0.9。按手术的时机把采用大面积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31例病人分为两组:炎症静息组和炎症活动组,两组的植片透明率分别炎77.78%和72.72%,两组术后的植片透明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长期疗效按植床是否剖切干净分两组统计术后复发率,两者  相似文献   
4.
羊膜移植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采用保存羊膜和新鲜羊膜移植抑制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效果 ;探讨应用保存人羊膜移植防治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手术时机。方法 制备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动物模型 ;2 2只家兔 ( 2 2眼 )随机分为4组 :A组 ( 4眼 )作为对照组 ;B组 ( 6眼 )在碱烧伤的急性期行新鲜羊膜移植 ;C组 ( 6眼 )在急性期行保存人羊膜移植 ;D组 ( 6眼 )在瘢痕期行保存人羊膜移植。应用计算机彩色图像处理系统测定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  3个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 ,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明显少于D组 (P <0 0 1)。结论 保存羊膜和新鲜羊膜移植均能有效地抑制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增殖 ,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在角膜碱烧伤的急性期施行羊膜移植防治新生血管增殖的效果要优于在瘢痕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眼部灼伤、角膜穿孔、角膜上皮糜烂与反复剥脱症等角膜和眼表疾病系眼科急症或亚急诊[1-3],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患者迫切希望迅速解除疼痛,恢复视力.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单纯的药物治疗耗时长,起效慢而且效果不佳.随着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Si-HCLs)的问世,为解决这个临床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和工具[4-5].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采用硅水凝胶软性接触镜治疗角膜和眼表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估价Pred Forte(醋酸强的松龙;Allergan产品,Irvine,Calif);在体外对不同的腺病毒血清型复制的影响以及对腺病毒5型感染的新西兰兔眼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测定Pred Forte及其成份对常见眼科血清型的50%抑制剂量。评价用Pred Forte持续18天局部治疗腺病毒5型感染的新西兰兔眼动物模型的效果(包括:结膜炎,上皮下免疫浸润和系列眼科病毒滴度)。结果:P〈  相似文献   
7.
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各种病因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增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是研究新生血管调控机制,探索和评价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的必要手段。本文就几种常用的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机制和优缺点作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自体角膜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高危病例寻找一种安全显效的术式,方法:同侧自转性或植片取 对侧盲眼的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结果:17种自体移植中,16例获得增视和美容双重疗效,成功率达94.1%,对自体角膜移植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技巧,优点和不足作了简要讨论,结论:自体角膜移植术不存在移植排斥风险,只要设计合理,技巧娴熟,是移植排斥高风险病例寻求康复的切产可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常见感染性角膜溃疡穿孔或后弹力层膨出的眼外科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见感染性角膜溃疡穿孔或后弹力层膨出的眼外科处理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200032)邱培瑾朱志忠感染性角膜溃疡在我国广大城乡仍属常见性致盲眼病,它所引起的后弹力层膨出和角膜穿孔为眼科急症,如不能迅速妥善处理,常导致失明乃至丧失眼球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角膜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碱烧伤大鼠角膜建立角膜炎症性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段bFGF在角膜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角膜碱烧伤后bFGF在角膜不同组织层次的表达。结果 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去除上皮后的正常大鼠角膜无bFGF表达;碱烧伤后96h,大鼠角膜可检测出bFGF表达,随着时间进展,bFGF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大鼠角膜上皮层表达bFGF;碱烧伤后角膜上皮层bFGF着染程度逐渐增强,在碱烧伤后48h以前,基质层浸润的炎症细胞无bFGF着染,96h以后,浸润的炎症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均呈bFGF阳性。结论 bFGF未参与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早期诱导,对角膜炎症性新生血管的增殖仅起到后续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