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国容  邓静敏 《广西医学》1997,19(2):244-245
建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简易方法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梁国容邓静敏许辉邓家珍缺氧可引起肺动脉压(PAP)增高,本文根据这一关键因素,用Wistar大鼠复制接近慢性支气管炎演变为肺动脉高压(PAH)的模型,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桂木凝集素 - HPR夹心法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 A)含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白桂木凝集素 - HRP夹心法 ,测定 1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唾液 SIg A含量 ,并与 2 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及 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过敏性哮喘及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唾液中的 SIg 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P均 <0 .0 1) ;而过敏性哮喘患者唾液中 SIg A含量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唾液中 SIg A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白桂木凝集素 - HPR夹心法检测过敏性哮喘者唾液 SIg A含量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粒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体内能否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了解EOS在体内呈递抗原的过程和特征.方法以鸡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吸入刺激BALB/c小鼠以诱发EOS在气道聚集.收集并纯化气道EOS以荧光素标记后注入小鼠气道,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OS的移行过程.将接受气管EOS注入小鼠的气管旁淋巴结取出后制备单细胞悬液,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T细胞的增殖反应并鉴定增殖T细胞的亚群.结果荧光标记的EOS注入正常鼠气道后8h即可出现于气管旁淋巴结(19.0个/mm2±1.8个/mm2),24h达高峰(59.2个/mm2±7.2个/mm2),并至少可以维持120h(29.6个/mm2±2.8个/mm2).致敏小鼠气管内注入5×105个接触过抗原的EOS1d后气管旁淋巴结增殖的T细胞百分数(6.9%±0.5%)即明显高于基础对照值(3.2%±0.3%,P<0.01),3d后达到峰值(10.8%±0.8%,P<0.01),7d以后下降(6.1%±0.6%,P<0.05).此外,EOS呈递抗原所引起的T细胞增殖反应具抗原特异性,出现增殖反应的T细胞仅限于CD4+细胞.结论气道EOS在体内可成为抗原呈递细胞,从而促使CD4细胞出现显著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对IgE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双盲、交叉、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给予8例过敏性哮患者吸入20μg人重组IL-4或载体溶液,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48h测定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吸入载体溶液与吸入IL-4前的血清总IgE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后各时点血清总IgE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入  相似文献   
5.
李梅华  钟小宁  柳广南  邓静敏  白晶 《内科》2008,3(6):843-844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31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15例;HBsAg(-)患者170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4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合并HBsAg(+)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小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在一些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如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囊性肺纤维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机制为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CO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急性加重.本研究中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探讨应用6个月红霉素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29例大面积PTE患者、25例非大面积PTE患者(包括次大面积PTE和小面积PTE)及20例健康者外周血清cTnI、CK-MB水平.结果:大面积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PTE患者及正常人(P<0.05),而出现呼衰、心衰并死亡的PTE患者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的患者(P<0.01),非大面积PTE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I水平增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可作为急性PTE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最新的研究表明,EOS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哮喘发病机制。本文就EOS独特的APC作用有关研究作一综述,提出阻断EOS呈递抗原的每一步骤都可能阻断变态反应的发生或至少减轻气道变应性炎症,对于治疗哮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肠型腺癌是与结直肠腺癌有相似组织形态的原发性肺腺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癌细胞的肠型分化有关。肺肠型腺癌主要临床症状与普通型肺腺癌类似,包括咳嗽、咳血丝痰等,影像学表现亦相似,漏诊及误诊率高。其血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肺腺癌,但与肺转移性结直肠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肠型腺癌肠型分化成分>50%,部分表达肠型分化标记,需重点与肺转移性结直肠癌鉴别。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重要手段,二代测序有助于诊断。肺肠型腺癌治疗原则同普通型肺腺癌,治疗普通型肺腺癌的化疗方案对肺肠型腺癌有效。KRAS突变是肺肠型腺癌最常见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特征对肺肠型腺癌的靶向治疗有一定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