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高频率刺激和追加压迫,观察不同刺激条件和压力下受压马尾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AMP)和复合感觉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的变化情况,探讨椎管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而引发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病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分成5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行单纯L5椎板切除;其他4个实验组将特制硅胶片插入L4及L6椎管,造成横截面分别积缩小30%的双节段狭窄。施加静态压迫2 h后,单纯压迫恒定组不施加动态负荷;单纯压迫增加组行追加压迫6 min;HFS压迫恒定组施加高频率刺激6 min;HFS压迫增加组施加高频率刺激同时追加压迫6min。负荷后,各组均恢复到原始静态受压状态继续检测30 min。结果静态压迫2 h,各实验组的CAMP和SNAP无明显变化(P<0.05)。动态负荷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压迫恒定组动作电位无变化,而其他3组动作电位均发生下降,且HFS压迫增加组最为明显,30 min时,除HFS压迫增加组的CMAP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他各组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脊髓内的变化,及其与相应节段脊髓内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假手术,仅切除L5椎板,实验组在L4平面置入硅胶片,造成马尾神经单节段受压。实验组分别于建模后第2、4、8、12周后,对照组于第4周,取腰L4前角脊髓组织,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 NOS的表达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脊髓有极少量i NOS表达;实验组造模后第4周有轻度表达,第8、12周i NOS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脊髓中可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实验组从第4周起可见明显凋亡的神经细胞,且凋亡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神经细胞发生凋亡改变。结论大鼠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相应节段脊髓神经细胞i NOS表达增加,神经细胞发生凋亡,i NOS与神经细胞凋亡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38例(AO31-A2.2型19例,AO31-A2.3型19例)及DHS组34例(AO31-A2.2型18例,AO31-A2.3型16例).术前测量X线片上的外侧壁厚度值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中、术后有无并发外侧壁骨折.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DH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FNA组术中4例并发外侧壁骨折,术后5例并发外侧壁骨折;DHS组术中10例并发外侧壁骨折,术后7例并发外侧壁骨折.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1年以上者50例,FRS评分:PFNA组(77.5±7.9)分,DHS组(69.3±4.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的手术效果及患者髋部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DHS.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伞性的评价在于预测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在与人体接触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害性,保证牛物材料的应用安全性.骨替代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证明材料的安全性.文章对骨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方法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细胞相容性实验、全身毒性实验、血液相容性实验、皮肤致敏实验、刺激实验、遗传毒理学实验、体内植入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马尾神经受压后相应节段脊髓神经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及Bc1.2/Bax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切除L5椎体,实验组切除L5椎体后在L4椎体平面置入硅胶片,造成马尾神经受压.实验组分别于建模后第2,4、8、12周取L4节段脊髓组织,每个时间点6只,对照组在手术后第8周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细胞形态.结果 对照组Be1-2、Bax的OD值均为0.13tq3±0.01.实验组从第2周到第12周Bcl.2的OD值分别为0.15±0.02、0.23±0.02、0.29±0.07、0.30±0.04,Bax的OD值分别为0.15±0.02、0.30±0.02、0.48±0.02、0.47+0.10.实验组从第4周开始Bc1.2、Bax表达明显增多.对照组及实验组第2,4、8、12周Bc1.2/Bax的比值分别为0.99:1:0.29、0.96+0.05、0.75±0.04、0.61士0.07、0.65±0.07,对照组和实验组第2,4、8、12周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08±0.11、1.09±0.10、3.30±0.16、4.45±0.14、4.51±0.17.Bc1-2/Bax比值与凋亡细胞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在4、8、12周时脊髓神经细胞出现凋亡改变.结论 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Bc1-2、Bax蛋白表达增加,Bc1-2/Bax与神经细胞凋亡呈负相关,提示Bc1-2、Bax对马尾神经受压后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马尾神经受压后相应节段脊髓神经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及Bcl-2/Bax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切除L5椎体,实验组切除L5椎体后在L4椎体平面置入硅胶片,造成马尾神经受压。实验组分别于建模后第2、4、8、12周取L4节段脊髓组织,每个时间点6只,对照组在手术后第8周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神经细胞形态。结果对照组Bcl-2、Bax的OD值均为0.13±0.01。实验组从第2周到第12周Bcl-2的OD值分别为0.15±0.02、0.23±0.02、0.29±0.07、0.30±0.04,Bax的OD值分别为0.15±0.02、0.30±0.02、0.48±0.02、0.47±0.10。实验组从第4周开始Bcl-2、Bax表达明显增多。对照组及实验组第2、4、8、12周Bcl-2/Bax的比值分别为0.99±0.29、0.96±0.05、0.75±0.04、0.61±0.07、0.65±0.07,对照组和实验组第2、4、8、12周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08±0.11、1.09±0.10、3.30±0.16、4.45±0.14、4.51±0.17。Bcl-2/Bax比值与凋亡细胞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在4、8、12周时脊髓神经细胞出现凋亡改变。结论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与神经细胞凋亡呈负相关,提示Bcl-2、Bax对马尾神经受压后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型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PEEK-HA-CF) 的力学特性和在体外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将新生鼠颅盖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接种于复合材料上,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PEEK-CF作为对照组,用CCK-8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结果 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人体骨的力学性能相匹配,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结论 PEEK复合材料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程度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取雌性SD大鼠90只,采用动脉夹压力法制备大鼠脊髓轻度损伤(轻度损伤组,30只)和重度损伤(重度损伤组,30只)动物模型,另30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作为假手术组。通过行为学观察(BBB评分)了解脊髓损伤程度及变化,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2 h、24 h、3 d 、7 d、14 d采股静脉血,ELISA检测不同程度SCI大鼠伤后血清β-APP、hs-CRP含量变化。 结果 重度脊髓损伤组与轻度损伤、假手术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β-APP于损伤后24 h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hs-CRP于3 d达到高峰后回落。重度脊髓损伤组与轻度脊髓损伤、假手术组各时间点β-APP、h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轻度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β-APP、hs-CRP水平除14 d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急性SCI大鼠血清β-APP、hs-CRP水平变化可反映SCI的严重程度,β-APP比hs-CRP的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症肝炎患者肠道分泌片(SC)和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变化,了解重症肝炎患者伴发腹部症状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肠道SC和ZO-1、Occludin.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肝炎患者肠道SC和ZO-1、Occludin染色明显减弱.对照组光密度sC为(9.47±3.84),ZO-1为(1.08±0.35),Occludin为(12.08±8.06);重症肝炎患者光密度SC为(0.59±0.10),ZO-1为(0.41±0.30),Occludin为(2.92±1.37),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肝炎患者SC、ZO-1和Occludin光密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 重症肝炎患者肠道SC和ZO-1、Occludin表达下降,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发生异常,这是引起腹部症状的原由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型复合材料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的组织相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依据GB/T 16886系列标准,应用大鼠对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热原实验、溶血实验及皮内反应实验。结果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各实验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各时相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肝肾标本与对照组比较无阳性病理改变;热原实验,各组大鼠在各时间段内测得的体温变化均符合热原实验评价标准;溶血实验,复合材料浸提液的溶血百分率均低于标准规定的5%;皮内反应实验,皮下组织在各时相点水肿极轻微,无红斑形成。结论新型复合材料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初步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