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显微镜技术在泌尿系结石分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尿石的预防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80%以上的尿石患者病因不清[1]。借助各种显微镜技术分析尿石的形貌、结构及其成分,然后追溯尿石的成因,可为寻找科学的预防措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综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H2O2)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氧化损伤作用,探讨结晶时间对损伤HKC调控草酸钙(CaOxa)晶体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测细胞成活率和细胞中丙二醛释放量的变化评价HKC的损伤程度;利用扫描电镜研究HKC损伤对CaOxa结晶的影响.结果 0.3 mmol/L H2O2作用HKC 1 h后,细胞活性降为79.0%,作用2 h后,细胞活性仅37.8%(P<0.05).正常HKC形态饱满,细胞连接成片,鞭毛、突触等均完好.0.3 mmol/L H2O2作用1 h后,HKC发生明显皱缩,细胞表面粗糙,周围出现细胞碎片;作用2 h后,细胞皱缩更明显,部分细胞脱落.对照组细胞只诱导少量二水草酸钙形成,损伤细胞不仅诱导一水草酸钙(COM)形成,而且增加CaOxa晶体的数量和聚集程度;用CaOxa过饱和溶液长时间孵育对照组细胞后亦可以产生损伤.结论 H2O2能使HKC产生氧化性损伤,促进COM晶体成核和聚集;晶体在尿路中长时间滞留是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jury caused by hydrogen peroxide (H2O2) on 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HKC) and its effect on calcium oxalate (CaOxa) crystal crystallization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jury. Methods The injury degree of HKC by H2O2 was measured by detecting the cell survival rate and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 of malonaldehyde (MDA). CaOxa crystall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Control cells induced only a small amount of 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 (COD) crystals, while the injured cells not only induced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COM) crystals, but also increased the number and aggregation of CaOxa crystals. After incubating with CaOxa supersaturated solution, the control group HKC cells could be injured as well. Conclusions H2O2 can cause oxidative damage on HKC. The injured HKC promotes the nucle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COM crystals. In the body environment, the long-term presence of crystals in urinary tract is a risk factor for sto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3.
受损伤肾小管细胞膜诱导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矿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有机基质(蛋白质/类脂)对无机矿物成核、生长和沉积图形的调控作用,从而使得生物矿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功能.肾结石是生物体内异常生物矿化的产物,其发病率为5%~15%,但80%以上的肾结石患者病因不清,其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因而对其预防尚无十分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磷酸盐影响草酸钙结石形成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盐作为一种有效的草酸钙结石生长抑制剂 ,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进一步了解各类磷酸盐抑制尿石生长的作用机理及其化学基础 ,能为临床上更好的运用磷酸盐治疗尿石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正磷酸盐、焦磷酸、二磷酸盐、多聚磷酸盐和肌醇六磷酸等在泌尿系结石临床、动物实验与体外模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过氧化氢(H2O2)对人类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HKC)进行氧化损伤,建立损伤的细胞模型。方法: 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培养基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研究细胞损伤的程度;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前后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细胞损伤前后形貌和膜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用1 mmol/L H2O2作用HKC不同时间后,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逐渐下降,MDA释放量增加,OPN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在作用时间为1 h时达到最大值;经损伤后的细胞变得干瘪收缩,且膜表面粗糙,鞭毛、突触大部分断裂脱落。结论: H2O2能够明显损伤HKC,细胞损伤后,其活力和膜表面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并在膜上表达能黏附草酸钙晶体的OPN。因此,可用1 mmol/L H2O2作用HKC 1 h建立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磷脂自组装膜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能,在生物学和仿生学方面有重要研究意义.以原子力显微镜(AFM)为重要的研究工具,综述了磷脂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生长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以及磷脂自组装膜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和酶等的高分辨率AFM成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磷酸盐作为一种有效的草酸钙结石生长抑制剂,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进一步了解各类磷酸盐抑制尿石生长的作用机理及其化学基础,能为临床上更好的运用磷酸盐治疗尿石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正磷酸盐、焦磷酸、二磷酸盐、多聚磷酸盐和肌醇六磷酸等在泌尿系结石临床、动物实验与体外模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尿酸结石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酸结石包括纯尿酸结石、部分含钙的尿酸结石和含尿酸的混合型结石。含钙的尿酸结石中,常以一水草酸钙(COM)为结晶核或COM散布于结石周围的尿酸结石。混合型结石常常由尿酸、尿酸铵、尿酸钠等混合而形成。尿酸结石的发病率高,根据文献[1]报道,美国的尿酸结石占尿石的5%~10%,德国占25%,以色列则高达39.5%。且其复发率高,其反复发作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来自医学、化学和生物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尿酸结石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从化学的角度综述了尿酸结石研究中的最新成果。1肥胖者酸性尿易患尿酸结石尿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