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及记忆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记忆力特征。方法学习困难(LD)根据ICD-10五条诊断标准,精神发育迟滞(MR)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分为实验组LD组;对照组a.正常组,b.弱智组。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验,记忆力测验采用中国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结果LD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86.23±10.65)分,(87.44±12.59)分,(84.09±13.96)分vs(102.27±10.21)分,(103.22±11.65)分,(103.28±9.88)分]及分测验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LD组儿童VIQ与PIQ相距一个标准差以上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29,P<0.01),也较MR对照组多(2=4.29,P<0.05)。LD组记忆商(MQ)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智商、记忆商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且存在明显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抽动障碍患儿巨细胞病毒DNA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基因定量检测法分别对 101例抽动障碍患儿和 34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血清HCMV基因定量检测,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测定两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抽动障碍患儿血清中HCMV检出率(36. 6%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 9% ) ( 2 =14. 07, P<0. 01),外周血CD4 、CD4 /CD8 [ (36. 71±4. 67)%, (106. 76±19. 23)% ]较正常对照组 [ ( 40. 24±2. 51 )%, ( 131. 57±37. 69 )% ]显著降低,而CD8 [ (35. 28±3. 96)% ]较对照组 [ ( 30. 63±7. 52 )% ]显著升高 (P<0. 01 )。抽动障碍患儿中HCMV阳性组CD8 [ (37. 84±6. 93)% ]与阴性组[ (31. 45±6. 28)% ]比较显著升高,CD4 /CD8 阳性组[ (90. 78±10. 76)% ]比阴性组[ (112. 76±14. 60)% ]显著降低(P<0. 01),而CD3 、CD4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HCMV感染可能是引起抽动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抽动障碍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某些儿童易感HC MV及易患抽动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T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及注意特征,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及视听整合持续操作评估系统(IVA-CPT)对TD组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各60 例进行智力测验及注意力测验,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抽动障碍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操作量表中除拼图分测验无差异外其余分测验及言语量表各分测验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动障碍儿童IVA-CPT 综合注意力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和视觉注意力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抽动障碍儿童存在智力及注意力损害,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抽动障碍(TD)共病(CAT)患儿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个性、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N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CAT组与ADHD组比较FES-CV、EPQ、PHCSS各因子得分均无明显差异,CAT组儿童在FES-CV中亲密度、知识性与组织性得分低于TD组(P<0.05),道德宗教观、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P<0.05),独立性、矛盾性得分高于N组(P<0.05)。CAT组儿童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N组(P<0.01)。CAT组儿童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4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N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矛盾性与EPQ中的掩饰程度呈负相关,道德宗教观与神经质呈负相关;FES-CV中的矛盾性与PHCSS中的行为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AT患儿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其家庭环境对患儿的个性及自我意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患儿智力特征。【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a-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C-WISC)对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及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分别计算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和总智商(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AT组与ADHD组比较,10项分测验及VIQ、PIQ、FIQ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与TD组比较,言语测验中的算术分测验,操作测验中的译码分测验低于TD组(P0.01),而操作测验中的填图分测验高于TD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T组儿童言语测验中的算术分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言语测验中的领悟分测验及操作测验中的译码分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AT患儿总智商在正常范围,但存在智力结构发展不均衡的状况,ADHD可能是影响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儿童心理咨询26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儿科疾病谱的变化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咨询成为儿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进一步搞好这一工作 ,现将本院心理科近 4年来接诊的初诊儿童 2 60 4例临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就诊年龄及性别分布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心理科共接诊患儿 55 12人次 ,其中初诊儿童 2 60 4例 ,男 1885例 (占 72 .4% ) ,女 719例 (占 2 7.6% ) ,男女之比约为 2 .6∶1。年龄 1~ 16岁 ,其中 7~ 12岁儿童最多 ,共 15 3 6例 (占 5 9.0 % ) ,其次为 3~ 6岁 65 9例 (占 2 5 .3 % ) ,<3岁15 6例 (6.0 % ) ,>13岁 …  相似文献   
7.
抑郁包括情绪低落、易疲劳、丧失兴趣、自我否认等身心表现[1],是青少年期常见的情绪问题,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青春期中期达到峰值[2].抑郁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持续到成年期,并可能引发成年后的重度疾病[3].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儿童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对72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儿童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及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孤独症儿童也有进步。前者的显著改善率为72.4%~79.4%,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率为62.1%~70.6%。结论 感觉统合治疗是矫正因感觉统合失调所引起的学习困难及其他心理行为问题如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及社交不良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特点。方法抽取ADHD儿童60例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中文版进行测量。结果 ADHD儿童的总智商及四个合成指数的得分均低于总平均分(P<0.05);各分测验中,除译码外,ADHD儿童的其他分测验的得分均低于总平均分(P<0.05)。结论 ADHD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及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心理加工均在正常范围,但低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儿童血铅水平的关系。 【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对162例ADHD儿童和同期在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的181例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DHD儿童的血铅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血铅水平(P<0.01)。ADHD儿童中男童的高血铅率显著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阶段铅中毒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DHD与儿童高血铅水平相关,积极开展儿童防铅工作对ADH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