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透刺为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设观察组97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口服西药舒马曲坦片剂法,在治疗第3天对两组治疗结果及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94.8%,对照组痊愈率78.9%(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9%(两组比较P<0.05).在针刺或口服药物后2h以对照组为优,而针刺或口服药物后24~48h以观察组为优.结论 针刺治疗偏头痛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口服舒马曲坦治疗.但针刺2h内止痛的疗效不及口服舒马曲坦.针刺发挥疗效的主要时间是在针刺48h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针刺总能获得效果,而口服舒马曲坦若不能在72h内获效,则以后效果就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管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管灸”与“穴位温和悬灸”两种不同灸疗方法,以探讨更好,更适宜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灸疗方法。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案,分别观察两种不同灸法的临床治愈率、治愈时间及不同级的治愈时间。结果:两种灸法总的临床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总的治愈时间,特别是两组中的Ⅴ-Ⅵ级患者的治愈时间不同(P<0.05),管灸组较穴位温和悬灸组时间短。结论:建议凡是面瘫患病初期,尤其达到Ⅴ或Ⅵ级水平的患者,应及早使用“管灸”方法以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干预组采取针对性健康宣教,同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情况。结果:干预组服药依从率达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P〈0.05);强化治疗期末痰菌阴转率干预组9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80%(P〈0.05);强化治疗期末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干预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辅以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针灸、中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笔者发现面瘫的治疗、预后与脉象关系密切,故对相关脉象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张西俭主任医师为重庆市著名中医专家,196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从医43年,现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6.
<正>张西俭主任中医师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从医43年,学验俱丰。本文仅浅介张师平脉辩证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于下。张师指出,小儿诊病,要与其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紧密结合。小儿患病自我表达能力不够,往往很难准确诉说病情,家长  相似文献   
7.
管灸与悬灸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对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管灸疗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个中心共160例入组,157例完成研究。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管灸组和悬灸组,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管灸治疗和悬灸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DI)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管灸组有效率91.0%,悬灸组有效率72.2%,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管灸组疗效优于悬灸组。结论:对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管灸加针刺的疗效优于悬灸加针刺。  相似文献   
8.
管灸加针刺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7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管灸加针刺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个中心共160例患者人组,157例完成研究。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管灸治疗和悬灸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采用面部残疾指数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72.1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和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和人组病情轻重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对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管灸加针刺的疗效优于悬灸加针刺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西俭主任医师为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重庆市著名中医专家,从医43年,学验俱丰。现结合病例将张师治疗类风湿性肺纤维化的思路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诊断到消融时间(DAT)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探讨房颤患者诊断到消融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出院后定期通过门诊或电话对其进行随访。针对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对房颤消融术后未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53例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占37.1%,女性占44.3%,年龄为(62.3±10.21)岁,DAT为12(3,48)个月,术后随访(26.7±16.36)个月,房颤消融术后总体未复发率为8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T(OR=1.005,95%CI:1.0~1.011,P<0.05)、持续性房颤(OR=1.952,95%CI:1.160~3.385,P<0.05)和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房颤伴DAT≤12个月的患者消融术后未复发率明显高于DAT>12个月的患者(84.8%vs.75.7%,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未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