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标 《当代医学》2011,17(4):36-3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其中有4例在出院半年内常因劳累、上呼吸道感染自觉心慌,休息后好转。结论本病由多种病毒感染所致,诊断主要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治疗以抗病毒、营养心肌、中医中药等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树突状细胞表面的蛋白质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了解宿主因素在抗艾滋病病毒1型(HIV-1)所起的作用。方法设计特定引物,用PCR方法对DC-SIGNR基因绞链区重复序列进行扩增,用凝胶电泳法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根据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数量,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具有高度基因多态性,而DC-SIGN则罕见基因多态性。结论所建立的检测DC-SIGNR绞链区重复序列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由于DC-SIGNR重复序列数量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功能,从而影响宿主与HIV-1的结合能力,因此该法为研究宿主因素在抗HIV-1感染中所起作用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评估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出生4 h内发生RDS的早产儿30例,将其随机分为PS+布地奈德组和PS组。PS+布地奈德组使用PS和布地奈德混合剂(每70 mg PS中加入0.25 mg布地奈德),PS剂量70 mg.kg-1,布地奈德0.25 mg.kg-1。PS组单使用PS,剂量70 mg.kg-1。在出生30~60 min由气管内滴入。于1、7、14 d进行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MVE/A)、三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TVE/A)、左心室(LV)-Tei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PS+布地奈德组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14 d低于PS组(Pa<0.05);与PS组比较,PS+布地奈德组心脏收缩功能LVEF 14 d明显增加(P<0.05),RVEF 7、14 d均明显增加(Pa<0.05)。2组MVE/A和TVE/A均逐渐增加,PS+布地奈德组增加明显,MVE/A 14 d,TVE/A 7、14 d与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PS+布地奈德组LV-Tei指数14 d低于PS组(P<0.05)。结论使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RDS的VLBWI进行干预对其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致脑栓塞的临床表现、特点、预后及防治。方法对我院40例房颤致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脑栓塞多为活动时急性起病,病情很快达高峰,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严重,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房颤是脑栓塞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极/超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病例数据来源于2019年1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母乳质量改进登记的临床数据库资料(胎龄<32周),发生EOS者为EOS组,其他患儿为对照组。对极/超早产儿EOS发生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并发症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储晓彬  晏路标  韩树萍  郭锡熔 《江苏医药》2012,38(23):2831-2834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BUD)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对机械通气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肺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早产儿60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1500 g,生后4h内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实施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S+ BUD组用PS 70 mg/kg+BUD0.25 mg/kg;PS组单用PS 70 mg/kg;生后30-60 min内气管内滴入.第1、3、5、7、10天测定肺泡灌洗液IL-1β、TNF-α、IL-6和IL-10.结果 用药第5、7、10天,PS+ BUD组的IL-1β、IL-6和TNF-α明显低于PS组(P<0.05),IL-10明显高于PS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BUD和PS可使机械通气RDS患儿肺部促炎因子表达下调,而抑炎因子上调.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内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的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一种常见类型(约占60%-70%),笔者临床应用灵龟八法及辨证配穴针刺治疗8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胎盘Hofbauer细胞介导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Hofbauer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经胎盘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外周血HmAg和HBV-DNA均阳性孕妇175例,根据其新生儿外周血HBsAg及HBV-DNA检测结果,33例归为垂直传播组,142归为非垂直传播组;另选40例外周血ⅫBsAg和HBV-DNA均阴性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胎盘Hofbauer细胞结构变化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1,垂直传播组和非垂直传播组Hofbauer细胞散在分布于胎盘问质中,其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对照组胎盘组织中末发现Hofbauer细胞。2.垂直传播组胎盘Hofbauer细胞总数及结合HBV的Hofbauer细胞数明显高于非垂直传播组(P=0)。3.单个或多个病毒颗粒、病毒包涵体和病毒抗原颗粒仅出现在垂直感染组胎盘Hofbauer细胞胞质空泡和细胞间隙内。结论HBV可通过胎盘Hofbauer细胞介导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人群DC-SIGN和DC-SIGNR基因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DC-SIGN和DC-SIGNR基因颈区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获得相应位点的汉族人群的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测序对DC-SIGN和DC-SIGNR基因的颈区重复序列分型,计算DC-SIGNR的多态信息含量。结果DC-SIGN多态性低,颈区绝大多数为等位基因7重复,该等位基因频率为0.9808,但亦检出少量的等位基因4、5、6、8等变异,而美国白人只含有等位基因6、8变异;DC-SIGNR存在高度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为0.5312,存在4、5、6.7、8、9等位基因,检出16种基因型。6/5、7/4、7/5、7/6、7/7、9/5、9./7、9/9基因型和5、6、7、9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人群和美国白人中的分布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美国白人比较,中国汉族人群似乎存在更多的插入突变。结论中国汉人的DC-SIGN和DC-SIGNR基因型分布和基因频率与美国白人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有其独特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多沙唑嗪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降压作用,为确定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放、随机的试验设计,将入选1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名,分别单次口服递增剂量1,2,4,6mg的国产多沙唑嗪片,观察给药后的生命体征、ECC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单次给予多沙唑嗪片1,2,4mg的12名健康受试者,其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和行为均无异常变化,虽4mg组有2例出现轻度的头晕、鼻塞等症状,但受试者均能耐受。3名服用6mg受试者,给药后0.5~3.0h出现较严重的头晕、鼻塞、嗜睡、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且难以耐受,研究者确认与研究药物有相关性。单次口服不同剂量的多沙唑嗪片后受试者卧、立位SBP和DBP变化:1和2mg剂量组均<10%,幅度均<10mmHg,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4mg剂量组为15%~30%,幅度均<25mmHg,与临床上观察到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间基本一致;6mg剂量组为15%~32%,最大幅度为17mmHg。在1~6mg范围内所有受试者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结论:考虑到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程度,临床口服国产多沙唑嗪片的剂量以1~4mg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