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研究肺癌相关抗原,取得很大成果,并有大量报导,但都处于实验阶段,应用于临床还有许多题问尚待解决。根据Alexalldor的观点,肿瘤抗原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肿瘤相关抗原(TAA) 肿瘤相关抗原也就是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所谓肿瘤特异性抗原,即是指该抗原的决定簇,仅存在肿瘤细胞中,完全不存在于宿主正个一生中的任何其他细胞。在近年的实验中所发现的肿瘤抗原并非绝对特异。因此,对特异性抗原是否存在也有异议。目前一般多用“相关”代替“特异”这一名词。所谓“相关抗原”就是“特异抗原”。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是由一种克隆B细胞产生的纯一的抗体。所谓克隆系指一个细胞经过连续分裂,由少到多,成为一个纯遗传型的群体。根据Burnett的经典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一种抗体是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某一克隆的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高特异性抗体,不再产生其它抗体。每一个体可能有上百万种B细胞克隆,当抗原免疫某一个体时,由于抗原提纯困难,同时由于个体几乎不可避免地受过其它抗原的攻击,因而获得的抗体往往是不纯的若想得到单一抗体,必须  相似文献   
3.
自Wybran等报导活性玫瑰花结(Ea花结)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形成条件及临床意义,作了大量工作,虽然各家意见不一,但从观察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的现有指标看,多数学者认为活性玫瑰花结的敏感性最高。酯酶染色(ANAE)是最近用于鉴别T与B细胞的酶标记法,方法简便,特异性好。二者结合,即能检测机体末稍血的总T细胞数量,又能检测活性T细胞数量,这样能更准确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状态。国外曾有酯酶染色和  相似文献   
4.
<正> 电针刺激对动物体液免疫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过去报导较多,但电针刺激对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的研究、资料尚少。为此我们用电针刺激家兔双侧足三里穴,采取末梢血液检测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分数,特别是淋巴细胞的分数、形态及机能的改变,试图探讨电针对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用空斑形成试验,花结形成试验及ConA诱导脾细胞增殖试验等测定了人参茎叶总皂甙对SHR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人参总皂甙在体内能使SHR大鼠脾细胞空斑形成值显著增加,对胸腺细胞的花环形成值有微弱作用,在体外对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促进作用,提示人参茎叶总皂甙在体内对萎缩性胸腺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作用甚微,但能激活脾脏内T细胞增殖,从而调节SHR大鼠的体液免疫功能。本文是在“人参茎叶总皂甙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功能和高血压的影响一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人参茎叶总皂甙不同给药途径对SHR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人参茎叶总皂甙对SHR大鼠免疫调节的给药途径以灌服最佳,皮下注射次之,腹腔注射较差。给药最适浓度为150mg/kg/日。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鞣化载体酶联A蛋白的“ELISA”法检测DNA抗体,以OD值492nm>0.14为阳性,对60例正常人和104例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病及非免疫性疾病患者的1:25倍稀释血清进行了检测。将上述同样标本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进行比较。酶标法阳性率为69.1%,荧光法阳性率为47.6%,提示酶标法比荧光法有较高的敏感性。本文也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此法对检测抗核抗体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方法,其OD值的测定又具有定性与相对定量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抑制细胞机能缺损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问题,已由许多实验动物模型获得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产生种种自身的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者研究了本病的抑制细胞活性的意义。抑制细胞的活性测定:(1)刀豆素A 诱导抑制细胞是用泛影葡胺——葡聚糖梯度法获得,以后向刀豆素A 反应细胞中加入刀豆素A培养,求出胸腺嘧啶的摄取率。(2)用抗牛  相似文献   
8.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在中医药使用上有悠久历史,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国内外对它研究日益深入。近年研究证明,人参能调节机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自1935年 Hoskins 报道动物病毒的干扰现象,直到1957年英国学者 Isaacs 和 Lin-denmann才发现,正常细胞受到病毒刺激后能产生一种干扰其他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特将其称为干扰素。由于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干扰素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它在抗肿瘤作用上显示出良好效果,受到广泛注意。许多国家组织大规模协作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Pai  赵锦章 《辽宁医学院学报》1991,12(4):201-204,207
本文应用改进 MTT 的比色分析法检测白细胞介素—_1(IL—_1)活性,并与传统的~3H—TdR 掺入法相比较,证实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改进的 MTT 比色分析法具有简便,快速,无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