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技术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技术采用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愈合,愈合率100﹪。时间短,创伤小,无髋内翻及短缩、外旋畸形。结论: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植骨联合健脾益肾汤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7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5例。对照组给予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并给予碳酸钙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汤。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血液炎症因子的变化,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骨痂评分(3.72±0.59)分,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0.67)分(P0.05),且骨折愈合时间为(5.83±0.96)周,明显少于对照组(6.72±1.34)周(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为(2.17±1.09)分患者疼痛改善较对照组(3.98±1.21)分更明显(P0.05);2组术后1个月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6个月康复,观察组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94.3%)情况优于对照组(80.0%)。结论:健脾益肾汤结合微创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肯定,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2组(n=23),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改良Harding入路治疗,分析2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摄X片,比较2组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及下地时间和外展肌肌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X片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下地时间平均为(3.4±0.8)d,对照组为(6.9±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外展肌肌力(Ⅴ级)显著高于对照组(Ⅳ级)(P<0.05).结论 外侧小切口改良Harding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安装合适的假体位置,并提高术后外展肌力.  相似文献   
4.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7月~2007年11月,我科采用AF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疗效满意。2003年7月~2007年11月,我科采用AF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锁定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PFNA组和LPFP组,各4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随访10个月,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PFP组(P<0.01),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均短于LPFP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骨折临床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PFP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LPF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化采用PFNA(n=58例,PFNA组)和DHS(n=63例,DHS组)治疗。记录两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1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手术时间:PFNA组38~70(52±10)min,DHS组45~125(93±13)min,P=0.002。透视时间:PFNA组5~10(7±3)min,DHS组2~7(5±2)min,P=0.003。出血量:PFNA组60~210(156±24)ml,DHS组350~720(410±65)ml,P=0.008。下地时间:PFNA组4~9(6.2±1.5)周,DHS组6~10(8.7±1.3)周,P=0.001。住院天数:PFNA组7~13(9.8±2.4)d,DHS组7~12(9.2±2.7)d,P=0.671。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7~12(9.8±2.3)周,DHS组7~11(9.3±2.4)周,P=0.4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1.7%,DHS组6.3%,P=0.071。临床优良率:PFNA组87.9%,DHS组92.1%,P=0.78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PFNA创伤较小,再手术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赵耀杰  田耀刚 《吉林医学》2011,(33):7006-7006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2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有着显著优势,但术前评估及术中操作应注意严格控制病例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