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赵绪英  晓英 《新疆医学》2006,36(5):109-110
性传播疾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淋菌性和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是本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的病原体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本文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本院门诊部就诊的211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球菌培养(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结果,并对支原体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绪英  刘慧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74-3175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分析其与糖尿痛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分析91例糖尿病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尿MA、HbAlc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HbAlc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bAlc水平越高,MA阳性率越高,MA浓度水平亦越南。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MA与HbAlc联检,可以兼顾糖尿病诊断、血糖监控及DN筛查监控三方面,可切实保障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监控及DN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赵绪英  刘慧芳 《新疆医学》2007,37(5):204-206
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肾损伤过程自糖耐量减退(IGT)期即开始,经长期渐进性、可逆到不可逆发展过程可致糖尿病肾病(DN)。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位列慢性肾衰竭(CRF)病因的第三位;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DN发病率20%~40%,[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FBG)、果糖胺(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ulin)测定指标4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氧化酶法、还原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FBG、FA、HbAlc、Insulin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中的的FBG、FA、HbAlc、Insul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FBG、FA、HbAlc与Insulin之间均呈正相关。联合测定FBG、FA、HbAlc与Insulin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控预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健康儿童全血中铅、镉2种有害微量元素水平。方法利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公司生产的BH2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乌鲁木齐市某汉族幼儿园200名3~6岁健康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铅、镉2种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并对男、女不同性别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汉族儿童末梢全血铅、镉含量基本正常;血铅男性略高于女性,血镉则低于女性;男女间无性别差异。结论乌鲁木齐市大部分3~6岁健康儿童全血中铅、镉含量正常,有极个别已出现铅中毒的倾向,提示我们防止铅污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