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毛细胞表皮板的光镜与电镜联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光镜与扫描电镜联合观察豚鼠听毛细胞表皮板结构,以确定毛细胞表皮板的较早期病变和清晰显示毛细胞表皮板的亚显微结构,从而提供了内耳病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喉部癌肿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亭  赵纪余 《肿瘤》1996,16(5):550-551
喉部癌肿的CT分析陈云亭1赵纪余2X线喉部摄影术和喉镜检查在喉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难以明确癌肿向喉深部蔓延的全貌。而CT能清晰显示喉癌的深部浸润。现将我院25例喉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探讨CT在喉部癌肿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3.
镫骨全切除和吸引噪声对豚鼠耳蜗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耳蜗电图和扫描、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了6组(44只)豚鼠镫骨全切除后,前庭窗开放时间的长短和听泡内使用吸引器对耳蜗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如下:①随前庭窗开放时间的延长、复合蜗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反应阈进行性提高,开放180min可导致底回部分外毛细胞变性或破坏;②镫骨全切除后,听泡内较长时间地(60min)应用吸引器可引起CAP明显阈移和耳蜗底回部分外毛细胞的不可逆病变;③镫骨未切除时,听泡内吸引60min,仅引起CAP阈移,但外毛细胞未见损伤.结果提示:术中长时间开放前庭窗和鼓室内应用吸引器可能是引起镫骨全切除术后感音神经性聋的因素之一,但鼓室成形术中鼓室内吸引噪声可能因其强度不够大,不足以引起术后感音神经性聋.  相似文献   
4.
还原型谷胱甘肽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拮抗效果,并且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法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健康黑目豚鼠41只,随机分为五组,各组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检测由8kHz、4kHz、2kHz频率短音诱发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反应阈;扫描电镜观察外毛细胞形态变化;采用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对深染的外毛细胞表皮板进行计数.结果谷胱甘肽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呈V字型排列有序.庆大霉素组外毛细胞纤毛散乱、倒伏,深染的表皮板数明显增加,Ⅲ波反应阈明显提高.合并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较庆大霉素组明显减少,Ⅲ波反应阈的提高幅度明显减小(P<0.05).后继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和8kHz、4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2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谷胱甘肽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庆大霉素合并应用可以显著地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庆大霉素停药后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耳蜗高频段的毛细胞所受庆大霉素毒性可能难以产生拮抗作用,但是对耳蜗中、低频段的毛细胞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活性氧是病理状态下细胞死亡的关键因素 ,近年发现耳蜗在缺血、噪声暴露和耳毒性药物使用后应激性增加。谷胱甘肽 (GSH)及其相关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系统 ,在机体内起到了清除活性氧、保护组织不同细胞的作用。1 耳蜗内活性氧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指生物体内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 ,其与氧相比有更活泼的化学反应性 ,包括O2 · -、HO·2 、H2 O2 、·OH ,或酯类过氧化物等。需氧生物体内均可产生活性氧 ,有其独特的生理作用 ,如白细胞吞噬作用中 ,活性氧可对病原体进…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素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耳蜗外淋巴灌流技术、微电极技术及扫描、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先服甲状腺素(10mg)三次后行外淋巴灌流卡那霉素(10^-3g/ml)1小时的豚鼠实验组(T/K)蜗内电位(EP),耳蜗微音电位(CM)和毛细胞的亚微结构变化,并与单纯灌流卡那霉素(10^-3g/ml)的豚鼠对照组(KM)进行比较,发现3组动物EP无明显差异;实验组(T/K)的CM下降较对照组(KM)少,两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动物外毛细胞损伤较对照组动物轻,提示甲状腺素可能直接作用于听毛细胞,减轻卡那霉素对内耳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尿酸对豚鼠耳蜗血管纹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鼠颈静脉内注射利尿酸后,螺旋韧带铺片示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内有明显的暂时缺血,脑干诱发电位测听示有与血管纹缺血相应的听力损害,提示血管纹缺血可能是利尿酸致使耳蜗功能障碍的基本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脑干诱发电位测听在豚鼠耳实验性药物中毒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豚鼠耳卡那霉素中毒后记录的脑干诱发电位和耳蜗电位以及全耳蜗铺片观察结果作了综合分析。结果如下:①正常豚鼠(38耳)中,脑干诱发电位的阈值和潜伏期的个体差异很小。另10耳装电极后一个月内,三次测得的阈值和潜伏期无明显差别。②耳卡那霉素中毒后,脑干诱发电位(Ⅳ波)的阈值与耳蜗电位(CM. AP)的阈值之间呈线性关系。③脑干诱发电位与耳蜗组织学观察结果较为符合。结论认为在豚鼠耳药物中毒慢性实验中,脑干诱发电位是观察听力变化的一种非常可靠的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尿酸对豚鼠耳蜗血管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21只豚鼠耳蜗血管纹内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腺苷酸环化酶和Na~+—K~+—ATP酶的活性,发现只有静脉注射利尿酶钠60S组豚鼠耳蜗血管纹内腺苷酸环化酶和Na~+—K~+—ATP酶的活性较正常动物轻度减弱;给药后2S,10S,30S,15h各组上述4种酶及给药后60S组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均与正常动物无明显差别。此结果提示:静脉注射利尿酸钠(40mg/kg)对血管纹内4种酶均无直接的毒性作用;静脉注射利尿酸钠后血管纹缺血缺氧可能是血管纹内氧化磷酸化和耳蜗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缺氧致内耳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