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肾上腺肿瘤根治术+右叶肝部分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取病理活检结果为(右肾上腺区、肝)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使用RCHOP方案规律化疗8次,随访1年患者已完全缓解,未见复发征象。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是临床少见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主要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且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临床上易误诊,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并化疗以减缓疾病进展及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L-17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CD62L+nave T细胞,加入CD3抗体(anti-CD3)、CD28抗体(anti-CD28)、T细胞生长因子受体-β(TGF-β)、白介素6(IL-6)进行Th17细胞体外培养,人生长中心B细胞样(GCB)DLBCL细胞株(SUDHL-4)进行传代培养后接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对荷瘤小鼠进行Th17细胞接种,ELISA法检测DLBCL小鼠肿瘤组织IL-17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HCⅡ的表达。结果:Th17细胞接种后IL-1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IL-17表达水平降低;Th17细胞接种后MHC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Ⅱ表达水平降低。IL-17与MHC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MHCⅡ表达水平可作为DLBCL疾病状态的判断指标,IL-17可对MHCⅡ产生正向调控,从而影响DLBCL的疾病进程,联合检测IL-17和MHCⅡ表达水平对判断DLBCL疾病状态及进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h17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Mini MACS免疫磁珠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 CD62L+初始T细胞,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抗体(anti-IFN-γ)、白细胞介素4抗体(anti-IL-4)、白细胞介素23(IL-23)"因子组合体外诱导小鼠Th17细胞分化,采用ELISA法测定Th17细胞产生IL-17水平;采用DLBCL细胞株SUDHL-4接种SCID小鼠建立DLBCL荷瘤小鼠模型;选择0、8、18d(3组,5只小鼠/每组)对荷瘤小鼠进行Th17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计算肿瘤体积,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结果 小鼠在接种SUDHL-4细胞8d左右均形成瘤结节,成瘤率为100%.与对照组小鼠相比,3个过继免疫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荷瘤小鼠生存期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 Th17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DLBCL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IPI)之间关系。方法初诊DLBCL组(n=45)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积分分为4组,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DLBCL组与正常对照组(n=43)的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比较各组数值间的差异,并分析IPI的5个指标与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DLBCL中高危组与高危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及其他IPI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DLBCL四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可见随着IPI分组的增高,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呈降低的趋势;IPI指标中年龄、临床分期、全身状态与Th17细胞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有关系;随着IPI积分的增加,DLBCL患者Th17细胞表达下降;临床上对于年龄60岁以上、临床分期Ⅲ期以上、长期卧床及需别人照顾的患者更要注意监测其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IPI)之间的关系.方法:初诊DLBCL组(45例)按照国际预后指标(IPI)积分分为4组,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DLBCL组与正常对照组(43例)的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比较各组数值间的差异,并分析IPI的5个指标与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及其他IPI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DLBCL四组的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可见随着IPI分值的增高,IL-17的浓度以及Th17阳性细胞比例呈降低的趋势;IPI指标中年龄、临床分期、全身状态与Th17细胞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标有关系;随着IPI积分的增加,DLBCL患者Th17细胞表达下降;临床上对于年龄60岁以上、临床分期Ⅲ期以上、长期卧床及需别人照顾的患者更要注意监测其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小鼠模型并接种体外培养的Th17细胞行过继免疫治疗,对比接种组与对照组IL-17及MHC II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IL-17水平与MHC II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BALB/c小鼠脾来源的CD4 CD62L na?ve T细胞,加入anti-CD3、anti-CD28、 TGF-β、IL-6进行Th17细胞体外培养,人GCB样DLBCL细胞株(SUDHL-4)进行传代培养后接种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对荷瘤小鼠进行 Th17 细胞接种,ELISA法检测DLBCL小鼠肿瘤组织IL-17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HC II的表达。 结果Th17细胞接种后IL-1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IL-17表达水平降低; Th17细胞接种后MHC II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随着肿瘤病程进展,MHC II表达水平降低。IL-17与MHC II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MHC II表达水平可作为DLBCL疾病状态的判断指标,而IL-17可对其产生正向调控,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会影响DLBCL的疾病进程,联合检测IL-17和MHC II表达水平对判断DLBCL疾病状态及进程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