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脑水肿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继发性病理改变,主要表现是含水量和脑容量增加,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脑中线结构位移等,甚至导致脑疝~([1])。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关系到脑功能损害的程度,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2])。因此,及时发现脑水肿、准确监测脑水肿、准确掌握颅内压的变化,并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抢救成败、改善病情发展及转归的关键~([3])。目前,颅内压监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眼底检查、头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术以及有创颅内压监测等,其中CT和MRI检查是脑水肿的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150 μmol/L白藜芦醇继续培养48 h,参考Lipofectamine2000TM说明书将pcDNA3.1/CD44(CD44过表达)、pcDNA3.1(过表达对照)等质粒转染胶质瘤U251细胞并培养24 h进行后续实验。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D44、CyclinD1、CDK4、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P<0.05),而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所以,用150 μmol/L白藜芦醇进行CD44干预实验。白藜芦醇明显抑制U251细胞CD44、CyclinD1、CDK4、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而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CD44过表达明显抑制白藜芦醇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白藜芦醇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其机制与下调CD4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额叶挫裂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与对整体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额叶挫裂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组同时在入院12—36h内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入院后36h行手术治疗。结果根据GCS评分,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83.3%,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MSE、LOTCA评分总分与各分项认知测试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的ACh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DN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额叶挫裂伤可提高预后良好率,改善整体认知功能水平,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抑制AChE的表达和促进BDNF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血肿、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临床就治的难题。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扩大硬膜下腔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颅脑手术后并发脑室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并发脑室炎的易发因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手术后脑室炎5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轻重,分别采用静脉合理使用抗菌素,或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室内抗生素灌洗-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治愈44例,死亡8例。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是减少术后脑室感染的基础;及时明确诊断,全身大剂量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脑室抗生素灌洗-腰大池持续引流是治疗难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共31处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Wingspan治疗,通过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和美国国家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手术成功率100%,血管平均狭窄度由术前(82.3±8.0)%降至(11.2±7.3)%,手术前后狭窄度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脑桥梗死2例和支架叠加导致一过性血流灌注不足1例。临床随访27例,时间5~40个月。影像学随访19例,时间5~20个月。1例发生症状性再狭窄,其他无再狭窄和缺血事件。结论 Wingspan支架植入是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血管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对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8.
9.
10.
总结2001年1月-2007年3月.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伴有癫痫发作的侧裂区蛛网膜囊肿患者12例的手术经验。1年及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