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以"食管癌""放射治疗""肠内营养"等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中文数据库;以"esophageal cancer""chemoradiotherapy""enteral nutrition"等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查找关于中国食管癌放疗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7年8月—2016年8月。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合并均数差(MD)。结果共检索到26篇文献,最终纳入7个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饮食比较,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体重(MD=5.54,95%CI:3.61~7.46)、BMI(MD=2.20,95%CI:2.02~2.39)、血红蛋白水平(MD=12.46,95%CI:5.86~19.05)、血清白蛋白水平(MD=4.04,95%CI:2.48~5.61)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MD=49.53,95%CI:20.93~78.13)。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与常规饮食比较,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复苏室(PACU)留置期间出现重度CRBD男性患者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T组)。C组予以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T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375%罗哌卡因10 mL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采用4 分制评估法评价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 CRBD的严重程度,当CRBD评级为中重度时,予以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眩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在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均显著低于C组(P <0.05)。与C组相比,T组治疗后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需要静脉注射曲马多作为补救措施的患者也明显减少(P <0.05)。结论:应用0.375%罗哌卡因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可降低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严重程度,并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活性因子一氧化氮(N0)和内皮素-1( ET-1)在止血带诱发肺换气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需要上止血带)26例,按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4)和参麦注射液组(SM组,n=12).于L2,3间隙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SM组于上止血带15 min前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1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C组在相同时间内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动态观察2组患者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30 min(T1),2 h(T2),6 h(T3),24 h(T4)5个时点血气指标及血NO和ET-1的浓度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3时动脉血氧分压、血NO浓度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和血ET-1浓度升高(P<O.05,P<0.01);SM组T3时血NO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血气指标和血ET-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SM组松止血带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NO浓度降低幅度减慢,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血ET-1浓度升高幅度降低(P<0.05).结论:NO和ET-1参与止血带诱发的肺换气功能损伤过程,参麦注射液有改善肺换气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参麦注射液有提高NO、降低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需要上止血带)35例.按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7)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行L2.3间隙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U组在上止血带前15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单位,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于相同时间静脉注射。动态观察两组T0患者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2h(T1)、6h(T2)、24h(T3)4个时点血气指标及血丙二醛(MDA)和内皮素-1(ET-1)的浓度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升高,Th3时血ET-1和MDA浓度升高(P〈0.05)。U组各时点血气指标及血MDA和ET-1的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松止血带后的PaO2升高,PA-aDO2和RI下降,MDA和ET-1浓度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松止血带后的肺换气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
邱恩毅  韩若臻  翁欣然  赵喜越  林权冰  金璋 《浙江医学》2018,(18):2062-2064,2072
目的比较非手术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疗(C-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纳入10例非手术食管癌患者,应用Eclipse计划系统勾画大体肿瘤区[包括原发肿瘤靶区(GTVnx)、阳性淋巴结靶区(GTVnd)]、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包括原发肿瘤计划靶区(PGTV)、计划靶区1(PTV1)]以及脊髓、心脏、肺等危及器官(OAR)。分别设计SIB-IMRT与C-IMRT两个计划,其中SIB-IMRT计划PGTV和PTV1的总剂量分别为6300、5400cGy,C-IMRT计划PTV1的总剂量为6000cGy;两个计划各照射30次。在满足剂量约束条件和相关参数及权重优化后,利用剂量统计表和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个计划的PGTV平均处方剂量及OAR剂量学差异。结果SIB-IMRT计划PGTV平均剂量明显高于C-IMRT计划(P<0.05),脊髓、心脏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C-IMRT计划(均P<0.05);两个计划肺平均剂量及肺V30、V20、V5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C-IMRT比较,SIB-IMRT计划能提高非手术食管癌的肿瘤靶区剂量,明显减少脊髓、心脏平均剂量。  相似文献   
6.
邱恩毅  赵喜越  金璋 《肿瘤学杂志》2015,21(10):819-827
摘 要:[目的] 分析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我国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在万方、中国期刊网、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查找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收集相关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我国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0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在RevMan5.1软件中对相应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8个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共540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同步组在近期有效率和1、2年生存率上均显著优于放疗组(P<0.05);其RR分别为1.39(95%CI:1.25~1.54)、1.35(95%CI:1.17~1.56)、1.61(95%CI:1.26~2.07)。在3年生存率方面有改善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4级不良反应少见,大多可以耐受。在3~4级粒细胞减少方面同步组显著增多(P<0.05),RR为6.14(95%CI:1.63~23.12)。同步组较放疗组在3~4级消化道反应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方面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没有3~4级放射性气管炎或肺炎的发生。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替吉奥治疗我国老年食管癌患者,较单纯放疗在有效率和生存率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在可耐受范围。  相似文献   
7.
林碧  赵喜越  王良荣  陈磊 《浙江医学》2022,44(11):1184-118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5至9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30组(76例)、C60组(62例)、D30组(64例)和D60组(66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前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D30组和D60组在麻醉前10min内连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滋g/kg,C30组和C60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4组患者检查结束在改良后的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分=5(对正常语调说出的名字有反应)后30min(C30组和D30组)或60min(C60组和D60组)进行MoCA评分。结果4组患者检查前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查后MoCA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其中C60组、D30组和D60组均高于C30组(均P<0.01),D30组和D60组均高于C60组(均P<0.01),但D30组与D6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C30组最高(56.6%),C60组、D30组和D60组较C30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D30组和D60组均明显低于C60组(均P<0.05)。4组不同性别患者检查前后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27例,年龄29~69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n=13)及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组(CA,n=14)。G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异丙酚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并间断给予罗库溴铵。CA组双侧颈浅丛阻滞完善后,于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至手术结束。记录手术持续时间、离室时间、术中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切皮后5min(T2)、手术中探查甲状腺上极(T3)和术毕(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评定麻醉效果满意度,并随访术后透析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GA组比较,CA组离室时间缩短(P<0.01),术中输液量减少(P<0.05);术毕时SpO2、MAP较高(P<0.05);术后透析人数和透析次数减少(P<0.05)。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麻醉方法可有效且安全的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有关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效果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Man5.1软件中对相应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4篇文献进入了本次Meta分析,共854例患者。疗效方面: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均显著优于曲马多(RR=0.60,95%CI:0.41~0.88,P=0.008)。不良反应方面: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07,95%CI:0.03~0.14,P<0.00001),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28,95%CI:0.11~0.73,P=0.01)。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优于曲马多,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曲马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抑制NF-κB活化及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1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EX组),每组各7只。DEX组在麻醉后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25滋g/kg,其余两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30min后单侧股部切口,无创动脉夹夹闭股动脉,用橡皮筋以恒定张力结扎该侧肢体,Sham组仅行股部手术、分离股动脉不夹闭,其余两组缺血3h后去除动脉夹及橡皮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Westernblot检测胞核NF-κB,光镜观察腓肠肌形态,并测定湿/干重比值。结果显微镜下可见Sham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排列整齐、间质少有炎性细胞浸润,I/R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排列紊乱并出现明显水肿、间质中出现大量炎症细胞,DEX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排列欠规则、间质中有少量炎性细胞,但较I/R组有所好转。与Sham组相比,I/R组湿/干重比值、IL-1、IL-6、TNF-α、NF-κB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I/R组相比,DEX组湿/干重比值、IL-1、IL-6、TNF-α、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