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参数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病情程度、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SUI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给予盆底肌训练.分析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旋转角度(θ)、膀胱颈下移距离(X)、膀胱颈移动度(Mu)、膀胱尿道后角(α)]与SUI问卷评分(SS)、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其预测SUI疗效不佳的价值.结果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分娩方式、会阴情况、流产次数和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既往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θ、Mu、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患者X与SS、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θ、Mu、α与SS评分、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呈正相关(P<0.05).疗效良好者θ、Mu、α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θ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临界值37.3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59.84%.结论 盆底超声参数中θ、Mu、α与SUI患者肌纤维疲劳度、病情程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封闭瘤腔与载瘤动脉间的通道,同时保证栽瘤动脉远端血运通畅。超声监示下使用22G或20G细针徒手穿刺进入假性动脉瘤残腔,注入凝血酶。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体内血栓形成情况。血栓充分形成后观察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动脉,确定其通畅。结果32例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均获成功,封闭成功率达100%,无中转外科治疗患者,无动脉栓塞、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第三天复发,再次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后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实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下肢DVT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MSCTV)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MSCTV共发现59例患者存在下肢DVT,阳性率为88%,栓子共计69处,占71%(69/97)。彩色多普勒共发现58例患者存在下肢DVT,阳性率87%,栓子共计71处,占73%(71/97)。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下肢DVT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35例,术前行常规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结果 35例患者中,回声不均匀型8例,囊实混合钙化型9例,实质钙化型13例,壁厚实性回声型5例。肿瘤侧平均最大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均快于无肿瘤侧,阻力指数(RI)低于无肿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作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