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颅内血肿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颅内血肿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在CT上表现有一定特征胜。结论通过CT检查,根据不同脑沟、脑池及脑内血肿的特征性分布及形态改变,发现潜在动脉瘤的部位,可初步对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行定胜诊断,大致提示潜在动脉瘤的存在及部位,对指导进一步检查、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喉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39例患者使用螺旋CT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行仿真内窥镜成像,并与纤维喉镜对照。结果喉部病变39例中CT仿真内窥镜从头端入路,显示喉内解剖结构,病变位置,形态,大小,范围情况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而从足端入路可显示纤维喉镜不能显示的病变声门下及气道狭窄远端情况,而对于小的,扁平病灶CT内窥镜显示欠佳。结论CT仿真内窥镜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检查方法,可作为纤维喉镜的补充检查手段,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X线、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左肺发病6例,右肺10例;除2例出现浅分叶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影,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5例胸片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结节影;11例行cT检查,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影,9例薄层扫描可见病灶内脂肪,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强化。结论x线有助于错构瘤的检出,薄层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螺旋C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亮  陈奕鹏  左振然  赖党强 《吉林医学》2010,31(21):3428-342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均采用螺旋CT扫描诊断,然后分析扫描结果。结果:依据Wolter分类法,无椎管狭窄26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8例。结论:螺旋CT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然后行颈部血管MRI及CT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粥样硬化斑块108处,MRI检出97处,CT发现48处钙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MEI、CT影像检查能有效的分析斑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及狭窄程度,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CT确诊的6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硬膜下出血9例,脑内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4例,其中2个以上部位出血43例,占63%。结论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及并发症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CT确诊的6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硬膜下出血9例,脑内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4例,其中2个以上部位出血43例,占63%。结论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及并发症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X线、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资料。结果左肺9例,右肺7例,均为单发;除2例出现分叶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影。3例胸片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结节影,无明显分叶及毛刺;13例行CT检查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影,1例见多发不规则钙化,平扫时硬化性血管瘤呈均匀等密度,11例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强化。结论胸片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检出,但定性诊断困难,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X线、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资料。结果左肺9例,右肺7例,均为单发;除2例出现分叶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影。3例胸片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结节影,无明显分叶及毛刺;13例行CT检查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影,1例见多发不规则钙化,平扫时硬化性血管瘤呈均匀等密度,11例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强化。结论胸片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检出,但定性诊断困难,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