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1.
环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系指由外伤或头颈部感染等所致的颈椎环枢关节单侧或双侧半脱位,因发病后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我院1990年3月~1996年8月收治环枢关节旋转半脱位19例,其中9例曾被漏诊,漏诊率47.4%。现浅析9例漏诊原因,探讨防止漏诊对策,以期降低漏诊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3~48(平均21.2)岁;初诊时间:8h内2例,1~6d3例,1~10周4例;本院非骨科专业医师漏诊3例,外院基层医疗单位漏诊6例。1.2漏诊时间1~4d3例,7~21d3例,1~4个月3例。1.3环枢关节半脱位原因颈部轻微外伤4例,交…  相似文献   
2.
各种病因导致的关节软骨破坏,往往不能自身修复。利用传统的游离筋膜辦关节成形术,筋膜在关节中绝大部分坏死,由肉芽组织替代,使关节粘连而影响疗效。为此,我们设计了带血管蒂筋膜辦转位关节成形木的动物实验,并与游离筋膜辦关节成  相似文献   
3.
应用石膏托加肘部两侧石膏小片条的改良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进行整复后外固定,使静脉回流障碍、侧方移位等并发症减少,治愈率提高,并对其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脊髓造影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非离子碘水溶性造影剂行脊髓造影,造影后均行手术。结果 造影结果与手术所见一致者12例,不相符者9例。结论加强预防措施,可提高脊髓造影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足蹬法整复肱骨外科颈骨折21例,其中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的有8例,功能复位的12例,失败的1例。足蹬法具有杠杆支点、反牵引以及稳定骨折近段的作用,因而为矫正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各种移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中还对足蹬法的具体操作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手术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 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其中14 例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1 例为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均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治疗,除1 例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复位失败外,其余14 例均获手法复位成功。无1 例外展牵引而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平均随访2~3 年,14 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半年后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均大于50°,其中3 例1 年后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无1 例肱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体Schwann细胞与同种异体基底膜合用促进鼠坐骨神经再生的能力。方法 :将无细胞成分的同种异体基底膜与Schwann细胞混合培养 7d ,获得含Schwann细胞的基底膜。 2 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并分别移植含有Schwann细胞的基底膜及无细胞成分的基底膜。术后 1,2 ,4,8周测定A、B两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及再生髓鞘平均厚度 (TRMS)。结果 :术后 1,2周 ,A、B两组SFI及TRMS无差异 (P >0 .0 5 ) ,术后 4,8周 ,A组SFI及TRMS优于B组 (P <0 .0 1)。结论 :自体Schwann细胞与同种异体基底膜合用可较单纯的基底膜更好地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神经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力性骨牵引弓是骨科最常用的器械,对骨折的治疗、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存在着一个困扰医务人员的棘手问题:即张力性骨牵引弓在骨牵引过程中可能出现从克氏针上突然脱落的现象,给骨牵引治疗中的患者再次造成伤痛,甚至造成骨折的再次移位,以致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张力性骨牵引弓脱落的根本原因是卡针器针槽口受力不匀而变形造成卡针不牢所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卡针器,与原牵引弓兼容配套,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我科从1995年始完全使用改制后的张力性骨牵引弓,骨牵引患者达5000例,尚未出现牵引弓从…  相似文献   
10.
骨盆牵引等非手术综合疗法能使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我们通过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骨盆牵引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病变椎体运动节段的轴向旋转幅度的测量,对骨盆牵引治疗本病的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1.4岁。病史7~20年。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CT或脊髓造影确诊。突出部位L3~4、L4~5、LS~S1三间隙突出2例,L4~5、LS~SI二间隙突出7例,单纯L4~5突出7例,单纯LS~S1突出6例。治疗时,患者仰卧于牵引床,头低脚高位,床脚抬高10~15cm,将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