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大连地区14岁以下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及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欧蒙免疫印迹法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本地区490例儿童过敏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490例患儿血清检测中,有50.41%检测到阳性结果.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51.42%)、屋尘(15.79%)、猫毛(9.31%);食入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为:鸡蛋白(25.91%)、花生(19.03%)、牛奶(16.19%)、海鱼(14.57%),各过敏原反应强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见过敏原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致敏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3组阳性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尘螨、屋尘、猫毛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鸡蛋白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 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屋尘和猫毛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鸡蛋白、花生、牛奶和海鱼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本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仅为深入阐明房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实现房颤的基因诊断和针对性、特异性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房颤相关变异基因不但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也可导致多种类型的电紊乱,一个单一的突变可引起不同的表型或其组合。而找出这些电活动紊乱所对应心电图的变化与特异性基因位点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几年研究发现的与房颤发生相关基因变异及其心电图改变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考应激对机体的血清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沈阳某重点中学27名学生,高考前1个月作为实验组和某学校开学2个月后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测定白蛋白、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肌酐、尿酸、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转肽酶、钙、钠、钾、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IgG、IgA、IgM、C3、C4.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检测;HL-DQB1采用PCR法检测.结果 高考应激组白蛋白(50.1±1.6)g/L,葡萄糖(4.8±0.3)mmol/L,碱性磷酸酶(94.6±26.0)U/L,钙(2.4±0.1)mmol/L,钾(4.2±0.3)mmol/L,补体C3(1122.5±169.2)mg/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3.3±1.4)μmol/L,谷草转氨酶(16.3±3.7)IU/L,总胆固醇(3.6±0.5)mmol/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QB1各等位基因阳性携带和阴性携带者各检测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些临床常规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可以作为观察社会心理性应激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器官受累,其抗核抗体(ANA)可与多种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结合,从而造成SLE患者ANA荧光核型多样[1]。2013年7月12日,一位已确诊为SLE的患者来我院复查ANA,笔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ep-2细胞的细胞质中有环状和杆状结构,即RR抗体,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37岁。因劳累后出现高热伴关节痛,频繁服用扑热息痛2 d,体温控制不佳,于2012年8月28日来我院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急诊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5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和腺病毒(ADV)]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不同病毒的流行特征。结果384例标本中208例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病毒感染阳性率为54.17%,以混合病毒感染和IVB感染最为常见,其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56%和23.44%。混合病毒感染中以IVA和IVB混合感染阳性率最高,占87.25%,高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两季病毒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6.06%、68.37%,高于夏、秋两季的42.31%和3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18~45岁)和中年(45~60岁)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4.94%和63.86%,高于老年前期(60~75岁)、老年(75~90岁)和长寿老人(90岁)的48.45%、44.92%、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急诊病房呼吸道感染患者混合病毒感染和IVB感染最为常见,且病毒感染情况呈现季节和年龄特征,但不受性别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体液免疫、生化指标中的衰老指标,利用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生物学年龄的回归方程,并观察其预测价值。[方法]实验对象为健康体检者(男性67例,女性62例),日历年龄30~98岁。将整体实验对象按照5岁年龄段分成13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生化常规指标。分析以上指标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衰老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结果]IGG、IGA、CRE、UA、GLU、球蛋白与年龄正相关,ALB和A/G与年龄负相关,P均<0.05。利用衰老指标通过判别分析得到各个组别的判别分析函数,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生物学年龄的回归方程为YBA=0.553×年龄+0.003×IGG+0.015×IGA+0.570×GLU-3.434×A/G-0.862×ALB+60.578。[结论]根据衰老指标所得到的生物学年龄的回归方程可以作为评价健康水平或判断人体老化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用胶体金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体检的4214名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进行检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14名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总阳性率为21.76% (917/4214);其中男性和女性健康体检者阳性率分别为23.98% (480/2002)、19.76% (437/2212),男性和女性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这些体检者分为<45岁、45~ 59岁、60 ~ 74岁和75~ 89岁4个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分别为19.13% (447/2337)、24.77%(357/1441)、26.09%(102/391)和24.44%(11/45),组间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连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率分布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性能,并比较PCT在不同类型标本、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5-A2文件,对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CT的精密度、分析测量范围进行评价,验证其是否符合厂商声明的性能指标。收集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且同时检测PCT的971份不同类型标本,分析在不同类型标本、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中的PCT差异。结果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的PCT参加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均通过;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分别为1.16%、0.86%和2.54%、2.17%;分析测量范围为0.03~96.12ng/mL,以上指标均符合厂商声明标准。971份标本中,血培养阳性170份,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98份,革兰阳性菌68份,真菌4份。痰培养阳性676份,尿液及其他体液培养阳性125份。血培养中细菌组与真菌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44,P=0.000);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01,P=0.000)。血培养标本PCT水平明显高于痰培养标本、尿及其他局部体液培养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的主要性能与厂家声明一致,PCT可辅助鉴别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PCT结果可作为患者是全身还是局部感染的鉴别指标,为临床诊治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并评价其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HC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CV-RNA载量、HCV抗体及ALT。结果在242例标本中,236例HCV抗体有反应性,184例HCV-RNA阳性,109例ALT结果异常。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的HCV-RNA阳性率(77.5%)显著高于HCV抗体无反应性患者的HCv-RNA阳性率(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44.9%,HCV抗体无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5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52.2%)明显高于HCV-RNA阴性患者(22.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LT异常率随着HCV-RNA栽量的增高而升高(r=0.999,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r=0.141,P〉O.05)。结论联合检测HCV-RNA载量与HCV抗体可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同时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