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60例纤支镜肺活检临床病理分析谭虹,王仁裕(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为提高临床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260例经纤支镜肺活检病例进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一、材料材料均经连续切片,5~10张,HE染色。凡组织过小或可疑及与临床所见不符的均...  相似文献   
2.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β 3肾上腺素能受体 (β 3- AR)基因 Trp64Arg突变频率以及该突变对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应用 PCR/RFLP技术检测 186例中国人 (健康体检者 58例,高血压病患者 128例 )的β 3- AR基因 Trp64Arg突变基因型,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β 3- AR基因 Trp64Arg突变频率分别为 13.3%与 11.2%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05).β 3- AR基因 Trp64Arg突变者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基因型 (P< 0.05). (2)突变与否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β 3- AR基因突变杂合子型 (Trp/Arg)可能不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决定因素.但 Trp/Arg杂合子与 Trp/Trp纯合子人群间体重指数差异有显著性 ,该基因变异被证实可能与肥胖等表现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主动脉窦瘤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动脉右冠窦瘤111例(83.5%),无冠窦瘤16例(12.0%),破入右房22例(16.5%),破入右室87例(65.4%),合并室间隔缺损67例(50.4%),主动脉关闭不全32例(33.8%);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或加固术11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手术效果好。全组死亡5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的主要手段,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宪莹  田杰  于洁  谭虹 《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41-342,358
目的:探讨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方法的价值。方法:比较床边考核法与多站式考核法。结果:多站式考核法较床边考核法更全面、客观和公正,能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进行客观评价。结论:多站式考核法优于床边考核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脾脏泡沫状组织细胞增生一例谭虹,孙忠健患者女,29岁。因鼻出血,休克于1993年5月急诊入院。患者4年前即有无明显原因的皮肤瘀斑,紫癜,鼻衄及牙龈出血,时轻时重,同时伴有月经过多。4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尤以鼻衄为主。曾在外院...  相似文献   
6.
胆总管异位胰腺致阻塞性黄疸1例包文,杨旭,谈宜,谭虹(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患者女性,24岁,以进行性全身皮肤黄染、瘙痒3周入院。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全身重度黄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总胆红素357.8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布拉唑嗪(迪坦妥缓释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服药8周,3-6mg/d,治疗前后测偶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结果 总有效率为90%,降压幅度35.6/16mmHg,对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仅有3例出现头晕,头痛,结论 迪坦妥缓释剂降压疗效显,作用持久,平稳,安全可靠,患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缓释厄贝沙坦涂层支架置入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广西种的微型猪动物模型,分别置入普通裸支架和缓释厄贝沙坦涂层支架。于支架置入后3、7、28、90和180d截取支架段血管连同邻近的近端正常血管段,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支架局部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正常血管段表达PCNAmRNA在各个时间段差异没有显著性。普通支架置入后3d局部血管壁PCNA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在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90dPCNAmRNA的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血管段,并且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180d。术后第3天药物支架段PCNA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在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7d药物支架段PCNAmRNA的表达已显著低于普通支架段,并且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90d。术后90~180d药物支架段内膜加中膜面积明显小于普通支架段。结论:缓释厄贝沙坦涂层支架置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支架置入后内膜的增生反应。  相似文献   
9.
刘晓辉  张博  于晓峰  谭虹 《心脏杂志》2015,27(2):169-171
目的:探讨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右室心尖部不同起搏比例与左室大小的关系。方法:6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起搏治疗:46例为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为中下位室间隔起搏,随访12个月,心脏超声评价术前、半年及1年的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尖部起搏组按心室起搏比率分为≥30%、<30%两组,同样心脏超声评价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右心室心尖部组及右心室室间隔组,在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别。心尖部起搏比率≥30%组与<30%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显著区别,而左心室在半年及1年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径变化有显著差异,随着起搏比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结论:右室起搏1年,起搏部位对左心结构及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高心室起搏比率(≥30%)可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