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色库蚊是山东省主要家栖性蚊种,为重要的传病媒介。化学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导致蚊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给蚊虫防治带来困难。为此,作者等进行了现场蚊虫抗性测定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复配,对现场淡色库蚊幼虫的毒力测定,并对淡色库蚊抗性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检测媒介蚊虫体内登革病毒的方法。 方法 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两种有效媒介为研究对象 ,在人工经口感染大剂量登革 2型病毒 (DEN- 2 )的基础上 ,通过蚊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和蚊头部压片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病毒抗原检测。 结果 埃及伊蚊感染 DEN- 2病毒 1d后 ,接种 C6 / 36细胞 ,盲传一代后第 5 d出现空斑现象 ,确证细胞发病。白纹伊蚊经口感染登革病毒后 ,取吸血雌蚊每日进行头部压片免疫荧光检测 ,结果显示 ,从蚊虫感染后第 1d~第 2 0d内均能检测到病毒抗原。 结论 用免疫荧光技术 ,可直接检测出感染蚊体内是否携带登革病毒 ,是较为简便、省时、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部位主要是颜面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额、鼻尖、鼻唇沟、颊和颌部,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毛囊炎、皮脂腺炎,也可引起痤疮、酒糟鼻、眼腺炎等疾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美容.  相似文献   
4.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医学研究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基础研究和临床进行统一和结合。《细菌学检验》是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本教研室在转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检验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目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转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兼具动手和分析能力,毕业即能胜任临床细菌学检验工作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库虫是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对人畜健康有极大危害,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有相当长的历史。化学防治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有效的特点,因而在媒介防治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由于蚊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频繁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容易产生抗性,而且抗性范围广,对施用过的药剂几乎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有机磷杀虫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灭蚊剂之一,效果显而且价格低廉。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现蚊虫对有机磷产生了抗性,且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乳糜尿、淋巴水肿和慢性淋巴管/结炎等疑难疾病的最佳治疗药物。方法研制应用消肿乳糜清口服液、生药片剂、较大剂量生药片剂和浸膏胶囊剂治疗丝虫性和其它病因的乳糜尿、乳糜血尿315例,研制应用消肿乳糜清注射液、口服液、生药片剂和浸膏胶囊剂治疗各种病因的淋巴水肿(象皮肿)和淋巴水肿合并淋巴管/结炎者分别为341例、313例。结果经1~7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8%~100%,其中乳糜尿、淋巴水肿和淋巴管/结炎的治愈率(淋巴水肿为基本治愈和显效率)分别为98.11%、73.91%和95.85%。治疗期间和疗毕后1~5年观察,95%以上的患者疗效稳定,亦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而对照组(乙胺嗪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药是目前乳糜尿、乳糜血尿、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和慢性淋巴管/结炎患者理想的天然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四种常用方法,比较治疗慢性淋巴水肿和淋巴管(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音频电疗结合绑扎、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香豆素、消肿乳糜清制剂分组治疗。结果音频电疗结合绑扎、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香豆素、消肿乳糜清制剂组对慢性淋巴水肿疗后基本治愈和显效率分别为36.36%、68.75%、41.07%和61.78%,对慢性淋巴管结炎的治愈率分别为54.17%、83.33%、69.64%、95.85%。结论消肿乳糜清制剂是慢性淋巴水肿、淋巴管(结)炎患者最理想的天然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后慢性丝虫病患病情况,为后期开展慢性丝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省班氏丝虫病高、中、低流行状况,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丝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流行县(市、区)。对1周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对查出的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系统查体确诊,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防治前(1957年)在济宁等6个流行县(市)内调查38596例,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4424例,平均患病率为11.46%,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初期,在上述6个县(市、区)调查756895人,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2346例,患病率为0.31%。结论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后,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降至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室内多年选育的抗DDVP淡色库蚊抗性株在室内和现场进行试验,以比较WHO标准法和微板测定法在检测蚊虫对DDVP抗药性的差别。方法:微板测定法、生理测定法。结果:用两种方法在温度为23-32℃范围内分别对淡色库蚊进行DDVP抗药性检测,WHO法结果与温度无关,而NSE法结果与温度有关。为消除温度对检测的影响,在缩短孵育时间后,在27-31℃对野外淡色库蚊对DDVP抗性测定,NSE法测定为WHO法结果相同。结论:NSE法检测蚊虫的DDVP抗药性可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增加,实际应用时应缩短孵育时间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敌敌畏抗性品系淡色库蚊酯酶B1、A2探针,并应用于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的检测. 方法分别设计酯酶B1、A2上下游引物,5‘端地高辛标记,PCR法制备DNA探针,分子杂交检测各个品系淡色库蚊. 结果摸索出合适的区分抗性与敏感品系的探针浓度,在该浓度下各品系杂交点的阳性率有差别.应用酯酶B1探针检测各品系蚊虫,抗敌敌畏品系的阳性率为40.0%,抗残杀威品系的阳性率为23.3%,抗氯氰菊酯品系的阳性率为18.3%,敏感品系的阳性率为11.7%;应用酯酶A2探针检测各品系蚊虫,抗敌敌畏品系的阳性率为43.3%,抗残杀威品系的阳性率为25.0%,抗氯氰菊酯品系的阳性率为21.7%,敏感品系的阳性率为15.0%. 结论应用酯酶B1、A2探针能够区分抗性品系,因此能够用于抗性的测定.从而为抗有机磷类杀虫剂媒介昆虫基因检测的实用性和抗性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