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6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短,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法。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先提出“有情、无情”概念,认为血肉有情之品的补益作用尤为突出。如猪、牛、羊、狗等畜兽类。叶天士认为:“血肉有情,栽培身内精血。”然而血肉有情之品虽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但因其味厚、腻滞,易伤脾胃,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按辨证组方配膳用。  相似文献   
3.
骨科严重创伤急救及并发症的紧急处理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折的急救处理:一般处置、伤口包扎、妥善固定、迅速运输;并发症的处理:创伤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妇产科手术后再次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妇产科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6年5月腹腔镜治疗有妇产科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75例盆腹腔内有不同程度粘连,占89.3%,其中两次手术史24例中全部有盆腹腔粘连。尿路损伤2例,占2.4%。[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后异位妊娠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盆腹腔的粘连程度与术者技巧,而盆腹腔的粘连程度与盆腹腔的手术次数、中转开腹比例、并发症均成正相关。因此,对盆腹腔有多次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再行腹腔镜手术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含HSPA1A(HSP70-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稳定转染HepG2/HSPA1A细胞评价焦炉逸散物毒性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含HSPA1A启动子的pGL4.17/HSPA1A重组质粒并转染人HepG2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HepG2/HSPA1A.用不同浓度的炉底、炉侧和炉顶焦炉逸散物染毒HepG2/HSPA 1A细胞24h,分别测定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Olive尾距和微核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炉底焦炉逸散物染毒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0.15 μg/L时,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最高,为对照组的1.4倍.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分别随着炉侧和炉顶焦炉逸散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最高浓度时(65.4 μg/L,202 μg/L)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组的2.1和5.3倍.仅炉底焦炉逸散物染毒后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与MDA浓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04,P<0.05).炉底、炉侧和炉顶焦炉逸散物染毒后,HepG2/HSPA1A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均与Olive尾距、微核率呈正相关(r尾距分别为0.476、0.940、0.788,r微核率分别为0.580、0.649、0.432),P<0.05.结论 HepG2/HSPA1A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力可以敏感地反映焦炉逸散物的毒性效应,该细胞可用于快速评估职业环境复合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安胎种子丸配合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将RSA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免疫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胎种子丸配合免疫疗法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封闭抗体(BA)转阳率,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并对比2组治疗后6个月内的自然妊娠率,随访并对比2组孕产妇、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A转阳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56%(P 0. 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安胎种子丸配合免疫疗法治疗RSA可显著提高患者体内BA转阳率,调节免疫因子,提高患者自然妊娠率且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IA—VILI肉眼观察法用于贫困山区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在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200名就诊患者中进行醋酸肉眼观察法VIA5600名及复方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LI5600名,对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5600名肉眼观察患者中检出VIA阳性者291例(5.19%),其中,180例阴道镜病理检查为CINⅡ者20例,CINⅢ级或以上者8例,VILI阳性者281例(5.01%),其中177名阴道镜病理检查为CINⅡ级者19例,CIN Ⅱ级者或以上者8例,发现VIA对CINII和CINⅢ级以上的检测敏感度为79%-83%.VILI的敏感度为85%和84%.结论:VIA VILI肉眼观察法适用于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因此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没有细胞学诊断的医生,缺乏薄层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的设备和技术。综合考虑设备需求和经济条件等原因,VIA和VILI是简单,便宜,技术含量低的筛查方法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146a和miR-196a2前体区遗传多态位点rs2910164 G>C和rs11614913 T>C与焦炉工遗传损伤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0年9月至10月,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焦化厂工龄在1年以上,无肿瘤,无吸烟习惯的焦炉作业工人,共575名.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和尿液;采用胞质分裂阻滞试验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来评价染色体损伤的程度;采用TaqMan探针对miR-146a前体区rs2910164 G>C和miR-196a2前体区rs11614913 T>C多态位点进行分型分析;采用三明治ELISA测定血浆中苯并[a]芘二氢二醇环氧化物-白蛋白(BPDE-白蛋白)加合物的浓度;并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频率比(FR)及其95% CI值.结果 共纳入575名工人.与携带野生型rs2910164 GG基因型的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4.02±3.09)相比,携带rs2910164CC基因型工人的微核率(4.38±3.46)增加(FR=1.18,95%CI:1.04~1.34),且有明显的等位基因剂量-效应关系(P趋势=0.025).按研究对象不同特征分层后,发现男性(FR=1.11,95% CI:1.02~ 1.20)、不饮酒(FR=1.07,95% CI:1.00 ~1.14)、工龄<20年(FR=1.12,95%CI:1.03 ~ 1.22)和低BPDE-白蛋白水平组(FR=1.11,95%CI:1.02~1.21)中,rs2910164C等位基因与微核率的增加具有等位基因剂量-效应关系(P趋势分别为0.011、0.044、0.006和0.020).此外,与携带rs11614913TT基因型的工人(3.90±3.32)相比,携带rs11614913 TC基因型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4.27±2.91)(FR=1.12,95%CI:1.02 ~ 1.23).以同时携带rs2910164 GG及rs11614913TT基因型的工人组作为对照,同时携带rs2910164CC与rs11614913 CC基因型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5.32±4.94)是对照组(3.75±3.01)的1.51(1.21 ~1.89)倍.结论 miR-146a前体区域rs2910164C等位基因及miR-196a2前体区域rs11614913 C等位基因与焦炉工遗传损伤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病例血浆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分析其与cALL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判断miRNA作为cALL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初发cALL和骨折病例作为对照各111例,按性别相同和年龄(±1岁)进行1:1匹配,并从中选择4对cALL病例和对照进行LNATM 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miRNA表达水平,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与cALL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重新分类方法分析miRNA作为cALL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结果 芯片筛选出204个差异表达的miRNA。根据入选条件,纳入let-7f-5p、miR-5100、miR-25-3p和miR-3654进行实时定量PCR。病例组let-7f-5p、miR-5100和miR-25-3p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这3个miRNA仍然与cALL的发生存在关联[OR值和95%CI分别为0.84(0.76~0.92)、0.81(0.73~0.90)、0.81(0.74~0.89)]。ROC和重新分类法结果显示与传统危险因素模型相比,加入1个或≥ 2个miRNA均增加曲线下面积(P<0.05),且模型诊断均有增加价值作用(P<0.01)。结论 let-7f-5p、miR-5100、miR-25-3p的表达水平与cALL的发生关联,可作为cALL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