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睡眠监测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不影响被测者睡眠过渡过程的情况下,准确测评睡眠过渡状态。研究入睡的历程、失眠的机制以及解除失眠的有效措施。 方法;融合认知科学、生物控制论和信息论,借鉴、利用认知行为学控制失眠的理论、方法,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成果,根据人类睡眠过渡过程的特征,构造客观、定量、无干扰、不唤醒的更接近人类自然睡眠方式的新研究方法,以ARM微控制器和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微型腕式嵌入式计算机”来中断从清醒到睡着这一过渡过程中的失控思维活动。 结果:“腕式嵌人式计算机”的微小结构(包括传感器)以及它与环境的独立,保证了机-脑接口的无干扰性。使用者的反应只需以任意方式的手指微动表达,而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的真伪通过实时处理、模式识别便可确认。则保证了机-脑接口的无唤醒性。结论:机-脑接口有利于人睡,对睡眠没有干扰和唤醒。  相似文献   
2.
背景:注意瞬脱强调了快速序列视觉呈现字符流中紧跟在靶之后的干扰物和位于靶之前的引导干扰物对于注意瞬脱产生的重要性,但位于第2靶(T2)之后的后继(除了紧跟的那个)干扰物作用的报道并不多见。目的:验证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中T2之后的后继干扰物对注意瞬脱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对象:选择25名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年龄18~21岁,平均19岁。所有学生均无神经精神性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并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将受试对象分为实验组(n=14)及对照组(n=11),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实验于2007-01/04在中南民族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刺激为由数字干扰物和2个字母靶组成的快速序列视觉呈现字符流。②实验分组:实验组参与去除条件实验,对照组参与保留条件实验。③结果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同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用于比较两组之间的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条件下两组受试对象对第1靶(T1)和第2靶(T2)的正确识别率。结果:纳入受试对象2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保留条件下正确识别率:第1靶在不同间隔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为94.6%。对照组T2正确识别率在间隔1时高(92.7%),在间隔2时明显下降(79.8%),随后随着间隔增加而持续提高,间隔效应显著[F(4,40)=10.98,P<0.01]。②去除条件下正确识别率:第1靶在不同间隔条件下的正确识别率为96.2%。实验组T2报告正确率在间隔1时高(94.4%),在间隔2时降低(84.4%),随后在间隔3时提高(91.1%),然而在间隔5和间隔7时又明显下降(分别为44.9和43.9%)。间隔效应显著[F(4,52)=224.0,P<0.01]。③两种条件下结果的比较:与保留条件下的T2正确率相比,去除条件下的T2正确率在间隔5和间隔7时显著降低[t(23)=34.44,42.56,P<0.01];但在间隔1,2,3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2之后的后继干扰物的缺失通过使被试的注意状态引入偏差而导致长间隔时的T2正确率下降到不同寻常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反应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是脑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本文从测量方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准确测量计时系统的整体时间延迟以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达到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解决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时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是脑认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本文从测量方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通过准确测量计时系统的整体时间延迟以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达到反应时实验数据可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种采用外部干预进行实时控制的策略抑制有害认知活动达到缩短入睡潜伏期的方法。方法:于2005-03/05录选中南民族大学8名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分两组(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进行入睡潜伏期对比测试。用微机监测被试对外部声音刺激的行为反应,根据行为反应水平给被试相应的声音刺激并对其间隔和音量加以相应的控制。结果: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每人各做4次,属于小样本实验。在实验中,每一人次进行得都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无法入睡的情况。且每个被试都是入睡后自然醒来的,一般睡眠时间为30~60min。睡眠正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15min以内,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为10min左右;睡眠异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有的达到60min甚至更长,而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大都小于15min。由此看出,通过此方法睡眠异常组被试的入睡潜伏期减小到10~15min,接近于睡眠正常组被试的潜伏期。结论:借助外部干预进行实时调节睡眠是缩短入睡潜伏期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可重复,易控制,无唤醒。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自适应的外部干预刺激,分析人脑在睡眠过渡过程中的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刺激来抑制被试者的有害认知活动,缩短其入睡潜伏期。方法给15名睡眠良好者/失眠者提供自适应外部干预刺激,获取他们在睡眠行为反应实验中的行为反应量。结果睡眠正常组的10名被试者,在实验中都丧失了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主观上也认为自己都睡着了,该组被试者的入睡潜伏期通常都在20min左右,在实验中缩短到11min左右。睡眠异常组中,3名轻度失眠者通常的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在实验中均被缩短到20min左右;另外的2名严重失眠者的入睡潜伏期通常都在120min左右,实验中有1人在50min内入睡,另1人未睡着。结论采用自适应的外部干预刺激,能够有效地缩短人的入睡潜伏期;便携式睡眠监控仪,操作简单可靠,能达到无唤醒、无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的手段,多以认知行为学方式为基础,这类研究的困难是:难以通过睡眠障碍患者自身想象的有趣情景,来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且通过这种方式,难以满足生物钟单独作用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往往不能有效缩短入睡潜伏期。用外部间歇式的刺激,来替代积极连续自主进行的认知行为活动,并测量出生物钟作用时效,利用测量结果调整外部的刺激间隔,可有效抑制入睡前大脑有害思维活动,缩短入睡潜伏期,解除失眠。  相似文献   
8.
儿童神经精神疾病,除常见的如癫痫、弱智、痿证、多动症等以外,尚有一些其他疾病,给予中医药辨证施治,往往颇有疗效。本文以常用治法为纲,谈一些个对其证治的体会。1豁痰开窍法祖国医学常以痰浊蒙窍来认识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而主以豁痰开窍法,这是中医疾病学说的特色之一。临床见癫痛、弱智等病,凡有痰涎喉鸣,时易呕恶、鼾声粗息、肢体痉挛抽搐诸喉鸣,脉呈滑弦,舌苔腻浊者,从风痰论治每可获效。盖小儿体禀脾弱肝旺,心神虚祛,若气血失其正,即易生痰动风,随之逆上而阻窍,均可变生抽搐等形神见症。此时以温胆、涤痰汤类为方再…  相似文献   
9.
自拟康精Ⅰ号,Ⅱ号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精神病。目前对精神分裂症应用西药治疗的报道较多,而应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我们在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应用康精Ⅰ号、Ⅱ号[1,5]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5年随访观察结果。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将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CCMD-Ⅱ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的4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200例,二组为对照组200例。一组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问一28岁的78例,29-40岁的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种采用外部干预进行实时控制的策略抑制有害认知活动达到缩短入睡潜伏期的方法。 方法:于2005—03/05录选中南民族大学8名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分两组(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进行入睡潜伏期对比测试。用微机监测被试对外部声音刺激的行为反应,根据行为反应水平给被试相应的声音刺激并对其间隔和音量加以相应的控制。 结果:睡眠正常组3人和睡眠异常组5人,每人各做4次,属于小样本实验。在实验中,每一人次进行得都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无法入睡的情况。且每个被试都是入睡后自然醒来的,一般睡眠时间为30-60min。睡眠正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15min以内,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为10min左右;睡眠异常组平常入睡潜伏期都在30min以上,有的达到60min甚至更长,而他们在实验中的入睡潜伏期大都小于15min。由此看出,通过此方法睡眠异常组被试的入睡潜伏期减小到10-15min,接近于睡眠正常组被试的潜伏期。 结论:借助外部干预进行实时调节睡眠是缩短入睡潜伏期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可重复,易控制,无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