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2组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组给予曲安耐德鼻喷雾剂外用;对照组给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外用。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瘙痒、皮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皮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急性发作期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门诊流动人口性病就诊者行为学的特点。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200例性病门诊流动人口性病就诊者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患者出现症状后首选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低;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从出现性病相关症状到本次就诊继续有性行为者占62.1%,其中使用安全套者仅占55.9%;性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不高;现场干预效果。结论加大提倡使用安全套的宣传力度,促进患者正确的求医行为是控制性病传染源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姜黄消痤搽剂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中度痤疮患者165例分为治疗组83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外用姜黄消痤搽剂,2次/d,对照组外用0.025%维A酸霜,1次/晚,两组均同时口服多西环素片100mg,2次/d,4周后改为1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5.58%,有效率79.07%;对照组治愈率22.5%,有效率72.5%。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05和χ2=0.922,P>0.05)。结论姜黄消痤搽剂外用治疗中度痤疮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外来流动人口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200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支原体Uu和(或)Mh阳性总检出率为49.3%(592/1200),其中单纯Uu阳性率82.6%(489/592),单纯Mh阳性5.9%(35/592),Uu+Mh混合感染11.5%(68/592)。男性感染率为34.5%(204/592),女性感染率为65.5%(388/592),女性支原体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耐药性最高的分别为环丙沙星(72.3%)、氧氟沙星(66.0%)、壮观霉素(31.6%),敏感性最高的分别为强力霉素(89.2%)、交沙霉素(83.8%)、罗红霉素(81.3%)、美满霉素(76.4%)和克拉霉素(76.4%)。结论支原体感染依然是外来流动人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主要的病因,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冷冻术治疗龟头巨大尖锐湿疣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冷冻术治疗龟头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42例龟头巨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用液氮冷冻术分批分次冷冻疣体直至疣体完全脱落为止;对照组20例,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清除病灶。术后两组均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隔日1次,共10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8%,复发率18.2%,继发感染率18.2%;对照组治愈率为50%,复发率50%,继发感染率9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术治疗龟头巨大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继发感染率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姜黄消痤搭剂联合伊啦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33例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两组均151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一次,治疗组同时加用姜黄消痤搽剂外用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末观察皮疹消退情况和马拉色菌镜检结果,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有效率6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P〈0.01)。结论:姜黄消痤搽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东莞塘厦地区儿童脓疱疮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方法 对530例脓疱疮患儿的脓疱液做细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528株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04株(95.09%)、A群溶血性链球菌14株(2.64%)、肠球菌3株(0.56%)、鲍曼不动杆菌2株(0.38%)、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0.38%)、奇异变形杆菌2株(0.38%)、表皮葡萄球菌1株(0.18%).对50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8%、89.1%、53.5%,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其他病原菌耐药率都不高.结论 东莞塘厦地区儿童脓疱疮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已不适于治疗本地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脓疱疮.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潮州市1995~2004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市1995~2004年性病疫情流行趋势。方法:对潮州市1995~2004年“性病疫情报表”提供的各种资料数据,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潮州市近10年来性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男性发病一直高于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尖锐湿疣、梅毒仍是优势病种。结论:潮州市性病发病率自2000年达最高峰(83.88/10万),然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已明显低于广东省平均发病率。这是我市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取得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分析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麻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潮州市1996-2005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潮州市1996-2005年共新发现麻风病11例,随着年段发现率明显下降,MB型比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59岁;早期发现率(病期<2年)为63.64%,2级残疾率为27.27%,男∶女为2.67∶1;农民占90.91%。结论:潮州市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符合低流行状态。麻风病防治工作重点依然在农村,应加强基层防治网络建设,开展防治知识教育,使麻风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和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3天后CK-MB、hs-CRP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手足口病组分为高危因素组和一般患儿组,对比其CK-MB、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3天复查有明显好转;观察组中高危因素组患儿病变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一般患儿组。结论 CK-MB与hs-CRP是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敏感、非特异性指标;CK-MB与hs-CRP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与预后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