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经验,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病区2006年9月至2014年4月行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既往胆道手术史、结石的分布、术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以探讨近远期手术效果。结果平均住院时间19.73±7.14天,手术时间264.92±46.11分钟,术中失血量143.68±96.03 ml。术后出现胆漏4例(15.38%),胸腔积液8例(30.76%),切口感染3例(11.53%),脓毒血症1例(3.84%),即时结石清除率84.61%,23例病人获得1~9年随访,3例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中,术中胆道镜判断Oddi’s括约肌功能为确定手术方式、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1本刊为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有关肝胆外科疾病防治的临床、基础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活跃这一领域的学术气氛,提高肝胆疾病疗效和研究水平。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外科及邻近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2本刊欢迎下列稿件:肝胆外科领域(包括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外科等)的科研进展和防治实践经验;肝胆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基础医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文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2例手术病人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再手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技术改进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0例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用7号普通丝线"外结内扎"法结扎阑尾根部,无钛夹腹腔镜切除阑尾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5 min,术中出血0~5 ml,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内出血、残端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结内扎"法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及系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技术改进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0例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用7号普通丝线"外结内扎"法结扎阑尾根部,无钛夹腹腔镜切除阑尾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75 min,术中出血0~5 ml,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内出血、残端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结内扎"法妥善处理阑尾残端及系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和第二站淋巴结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和细胞数量.结果显示Foxp3+ Treg细胞弥散地分布于胃癌引流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和髓质区.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明显多于第二站淋巴结(P<0.01),进展期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多于早期胃癌(P<0.01).Treg细胞聚集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可能通过形成免疫耐受环境而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体表超声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分型及肿块大小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65例AEG病人,均术前行体表超声及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65例AEG病人,大体标本BorrmannⅢ型31例,占47.7%,组织学标本低分化腺癌29例,占44.6%;参照Siewert分型,体表超声和CT对AEG临床分型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92.3%,其中Ⅰ型85.7%、92.9%,Ⅱ型91.4%、88.6%,Ⅲ型93.8%、100%,两者诊断AEG分型存在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52,P<0.05);体表超声测量肿块最长径为(4.00±1.84) cm,术后病理测量肿块最长径为(4.41±2.52)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12,P>0.05).结论 体表超声可以作为诊断AEG分型及测量AEG肿块大小的可靠检查手段,对于指导手术以及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伟  齐东江  徐阿曼  袁笑  陆震 《安徽医药》2016,20(6):1054-1060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 ome)是否会增加小鼠胃癌的发病率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单纯对照组、ome低剂量组(6mg/kg)、ome高剂量组(30mg/kg)、甲基硝基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组、MNNG ome低剂量组、MNNG ome高剂量组,MNNG加入饮用水中(100mg/L)小鼠自由饮用。每组7只小鼠,常规饲养2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并计算小鼠脾脏重量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胃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脾脏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 NAG)含量; 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胃P21、P53、mTOR表达。结果:ome组与对照组相比及MNNG组与ome 组相比,小鼠脾重指数、血清及脾脏中溶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与MNNG组相比ome 组小鼠胃癌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MNNG ome高剂量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53表达增加,p21表达减少,mTOR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e可以促进胃癌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和抑制小鼠体内溶酶体及其水解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手术修复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医附属医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胆囊切除术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行手术修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电话随访预后。结果 31例患者年龄M (P25, P75)为44 (37, 57)岁,男性11人,女性20人。行开放胆囊切除术11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0人(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4例在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非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27例患者中21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黄疸,19例在行内引流手术前明确受伤部位。中华医学会胆道损伤临床分型:Ⅱ1、Ⅱ2、Ⅱ3的比例分别是74.2%、22.6%、3.2%;临床分类:a、b、c、d的比例分别是35.5、9.7、35.5、19.3;2例合并血管损伤。即时处理、早期处理(≤2周)、延迟处理(2周)的比例分别是12.9%、19.4%、67.7%。干预方式上胆总管端端吻合、桥式内引流+Y管外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外引流管置入的比例分别是3.2%、3.2%、25.8%、67.7%。修复术后30天内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发生率是35.5%,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是41.9%。延期修复术后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修复(P=0.043),延期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 Classification≥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即时手术和早期手术组(P值分别为0.017、0.044),但三者间的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胆管损伤是远期胆管炎反复发作的预测因素。结论胆肠吻合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延期手术可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胆囊切除相关医源性胆道损伤中存在胆管组织缺损的损伤类型与修复手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炎反复发作明显相关,行确定性修复手术应注意胆管的整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以及联合检测对肝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期间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通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并通过ROC曲线确定CEA、CA19-9的临界值及评估CEA、CA19-9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血便、乙肝、分化程度、肝功能指标、NLR、PLR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体重下降、原发灶位置、CEA、CA19-9与结直肠肝转移具有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体重下降和CEA5 ng/ml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CEA和CA19-9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6和16.86(敏感度:67.4%和63.0%,特异度:90.0%和80.0%)。CEA以及CEA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AUC=0.787,P=0.000;AUC=0.777,P=0.000)。结论 CEA和体重下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单独CEA或者联合CA19-9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