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探讨在静脉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术的配合与护理经验。认为术前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工作,术中做好麻醉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是防止和减少检查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2年11月至1998年12月间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07例,其中术后一周内并发心力衰竭9例,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9例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行规律性血透3月以上,其中3例有肾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扩大,4例有冠心病史。术前心电图2例伴束支传导阻滞,4例伴轻度ST-T改变,心脏彩色多普勒心功能评估(EF)基本正常。手术按常规进行,术后抗排异药物为环孢素A、强的松、硫唑嘌呤三联用药。心衰出现时间在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从妊娠初期至分娩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载量与持续时间与其相关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1 368例孕妇在末次月经至分娩后1年取宫颈分泌物,采用杂交捕获第二代技术检测HR-HPV DNA,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368例孕妇妊娠初期HR-HPV感染率为26.5%(362/1 368);其中21~4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感染者中发生宫颈病变者57例,患病率为15.7%(57/362)。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2例,宫颈癌(ICC)5例。ICC和各期CIN的HR-HPV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孕妇分娩后1年HR-HPV转阴率为82.7%(43/52)。分娩后42 d HR-HPV载量较妊娠各期明显减少(P0.05),分娩后3个月和1年较妊娠各期明显减少(P0.01)。结论HR-HPV的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分娩后HR-HPV自然转阴率较高,其感染载量逐渐减少直到消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引产病人7例,对其治疗处理进行分析。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病人行剖宫取胚,术中出血多,如行宫腔填塞纱条24小时取出,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结论:对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引产需高度重视,尤其是曾有剖宫产史者应考虑到可能有胎盘粘连、胎盘植入。选择适当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更安全、更有效,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也避免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钬激光输尿管镜下碎石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353例钬激光输尿管下碎石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柯静  代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15-2917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穿刺成功后硬膜外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间断给药至缝合伤口完毕,期间观察产妇的宫缩、出血、新生儿评分等并记录.结果:镇痛分娩产妇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效果满意,产妇分娩过程感觉良好.结论:镇痛分娩是一种安全、效果可靠的分娩方式,对降低剖宫产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637例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的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除少数保守治疗外,绝大多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论 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中,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更方便、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更安全,更能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华西妇产医院就诊的18~43岁妊娠期妇女486例,行第二代分子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技术(TH)2种方法联合检测及电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结果 486例妊娠期妇女HR-HPV检测阳性患者161例,阳性率33.12%(161/486);病理组织学诊断出宫颈癌(ICC)及癌前病变(CIN)24例;HPV阳性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22例,敏感性91.67%(22/24)。HR-HPV感染情况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病毒载量及阳性表达率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高。结论妊娠期妇女不同年龄段的HR-HPV感染率不同;HR-HPV阳病毒载量与CIN及ICC发生有关,与宫颈病变的发生过程有关,但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妊娠期妇女HPV感染的宫颈病变阳性率和病毒载量与非妊娠期妇女相似;HC2-HPV-DNA法是目前筛查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贫血(简称地贫)在产前检查中的发病率及对地贫基因携带的干预,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重症地贫新生儿的出生。方法筛查实验采用以碱性血红蛋白电泳为主,结合血常规、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简称脆性试验)、镜检血红蛋白H包涵体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异常血红蛋白带进行分析;基因诊断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法(RDB)对地贫基因分型。结果血红蛋白成分分析结果: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结果阳性为6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实验结果阳性为108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实验结果阳性为60例,其中大于100fL为48例,<80fL为12例;碱性血红蛋白电泳实验结果阳性为18例,其中小于96.50%为3例,>97.50%为15例。423例受检者均未检测到异常血红蛋白带。门诊423例孕妇地贫筛查的阳性率为4.26%(18/423)。其中α-地贫者15例,阳性率为3.55%(15/423),β-地贫者3例,阳性率为0.71%(3/423)。基因检测结果:筛查的423例孕妇中有333例孕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常规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疑似地贫者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分析,333例地贫基因受检者中确诊为地贫者48例,占14.41%。其中α-地贫24例,占7.21%(24/333);β-地贫24例,占7.21%(24/333)。结论重庆主城地区妊娠妇女人群中存在较高的地贫发病率和地贫基因携带率。因此妇女孕期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需要进行地贫筛查及基因分析,对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对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