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肺部感染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秋冬寒冷季节,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心肺功能减退,极易患肺部感染。据统计,肺部感染仍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老年的自然终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老年人的肺部感染问题也将备受关注。现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3年间收治的21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并讨论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以往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近年来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房颤时心房率为400~600次/min,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因此体动脉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胆道感染为目前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来源,凡与门静脉有关或邻近器官的细菌感染,都有播及肝脏的可能。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5.5岁。基础疾病:肝癌3例,胆道蛔虫症1例,肝硬化失代偿11例,胆道结石2例,肝内胆汁淤积3例。肝脓肿5例。本组25例胆道感染并发症的5种类型先后在诊断明确2个月内发生,起病多以高热,黄疸,寒战,消化不良,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胃癌患者,观察分别选择FOLFOX6方案以及DCF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10年1月―2016年1月晚期胃癌患者13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胃癌患者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展开分组。临床对66例观察组患者选择FOLFOX6方案治疗,对6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DCF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45.45%﹚与对照组(42.42%﹚晚期胃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5.15%﹚明显优于对照组(4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选择FOLFOX6方案进行治疗,表现出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显著,患者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顺铂(DDP)+氟尿嘧啶(5-FU)(P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胃癌患者25例,用PTX175mg/m2,第1天静点;DDP20mg/m2,第1~5天静点;5-FU750mg/m2,第1~5天24h泵入,每4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5例总有效率为44%,完全缓解(CR)0,部分缓解(PR)44%,稳定(SD)48%,进展(PD)8%。主要毒副作用为肌肉酸痛及骨髓抑制,呕吐、腹泻、黏膜炎,绝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P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低,能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肝癌患者血清胆红素联合AFP对肝癌患者早期肝功能价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的患者中,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其中男45例,女4例。平均年龄56岁;18例是在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对照,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AFP。酶法测定STBIL。结果 STBIL联合AF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STBIL以400μg/L作为临界值AFP为200μg/L,AFP与STBIL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50%(27/54),其效果比单纯只使用AFP(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在控制永久性心房纤颤心室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中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永久性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为90~120/min,心功能为Ⅰ~Ⅲ级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口服比索洛尔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对照组(28例)口服地高辛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观察两组在控制心房纤颤心室率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心房纤颤心室率控制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有效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使用FOLFOX4方案治疗的所有晚期胃肠癌患者,共56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LOHP)8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CF)200mg/m2,第1~2天静脉滴注2h;氟尿嘧啶(5-FU)400mg/m2,第1~2天快速静脉推注,600mg/m2,第1~2天静脉泵入22h;每2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共治疗56例中晚期胃肠癌,其中完全缓解(CR)3例(5.4%),部分缓解(PR)23例(41.0%),稳定(SD)14例(25.0%),进展(PD)16例(28.6%),有效率(RR)为46.4%。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结论: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胃肠癌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别选择伊立替康+卡培他滨以及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两种方法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晚期结肠癌患者62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对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完成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为74.19%、对照组为70.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35%、对照组为22.58%,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或者选择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出现肠道、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需认真观察,采取对应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对其实施同期放化疗以及化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临床分组。对46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同期放化疗的方法进行干预,对4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分割方式实施化疗。观察对比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45.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32.61%;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选择同期放化疗的方法进行干预,可以将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不会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可以显著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