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ARS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SARS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其诸多问题尚不清楚。我国大陆和香港的研究人员对少数病人的尸检为阐明此病的病理改变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毕竟例数有限,对深入研究其病理改变及病变演化的规律尚有一定局限,因此进一步搜集病例并深入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独角膏外敷致过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角膏(辽宁铁岭杜记膏药厂)具有解毒、消肿、托脓、生肌功能,为常用外用药,其副作用尚未见报告,我科门诊于1998年4月8日应用独角膏致过敏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苏×,52岁,因右足背砸伤半月,伤后口服四环素,外敷四环素粉无效,近日因红肿、伤口出脓来...  相似文献   
3.
细胞松弛菌素D对EC_a-109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松弛菌素(Cytochalasin)是一类真菌的代谢产物。自Carter 1967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已发现有10余种。细胞松弛菌素具有广泛的细胞生物效应。诸如能专一性地作用于哺乳类动物细胞微丝系统,影响细胞的运动。抑制细胞质的分裂而不影响核的分裂,致使形成双核及多核细胞。此外,它还可以引起细胞产生排核现象,调节质膜与植物凝集素的反应等。晚近,不少实验室又把细胞松弛菌素与离心术结合起来,获得去核细胞及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的组织发生学研究刘复生,杨谷晨,王国清,薛新华,果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肿瘤研究所,100021)采用连续切片、[3H]dThd自显影、显微分光光度计、核仁组成区技术以及diethyinitrosan:ne动物诱癌试验等,研...  相似文献   
5.
以琼脂半固体培基进行器官培养已证明能维持肿瘤组织较长期地体外生长,并且还可以连续传代(Wolff 和 Wolff;陆荣华等)。因此为研究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抗癌药物筛选,体外的致癌作用,以及胚胎组织的分化与肿瘤组织的逆转等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但在实践中,尤其当研究某些化学物对器官组织的(不论是正常的,胚胎的,或是恶性的)作用时,往往需要用一系列浓度广为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的给予有时间顺序的连贯性(如研究致癌作用时先加起始剂,继之加促进剂);或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如此,用均一的琼脂培基甚为不便。再则,由于某些药物不宜加温,更使得应用琼脂培基具有局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上皮样血管周细胞肿瘤(PEComa)的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例PEComa,分析其形态学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3例PEComa中,1例局限于左宫角,2例为宫体部肿物.肿瘤组织由短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其中有2例显示局灶或散在区域脂肪分化成分.3例患者均显示肌源性分化和HMB45阳性,均诊断为PEComa.其中1例肿瘤细胞核有轻度异型性,2例异型性明显并见片状凝固性坏死.每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指数为0.5~14,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0.6%~7.0%.至最后一次随访,3例患者均健在,生存时间为15~54个月,其中2例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远处转移而诊断为恶性PEComa.结论 PEComa是一种少见的肿瘤,36.7%发生于子宫.多数病变被归入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少数表现为明确恶性.当肿瘤体积较大、发生片状坏死、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指数达到10/110 HPF、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及血管浸润时,提示肿瘤为恶性.  相似文献   
7.
三维医疗设备漏费控制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鞍山市铁西医院三维医疗设备漏费控制系统的建设背景、原理、控制模式、原则和作用,将漏费控制的核心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创造平等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8.
1983年12月—1993年12日,我们对食管瘤的组织发生学进行了系列研究后,获一定结果。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癌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3H」dThb标记1185例食管上皮,标记指数正常3.6、棘细胞增生3.6、慢性食管炎46、不典型增生4.7、癌为6.so食管炎与不典型增生DNA指数相似。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经Fen屹en染色,显微分光光度计DNA分析技术,[3H」dThd标记自显影技术及核仁组成区技术,均显示重度不典型增生的DNA分布与癌近似。研究显示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非整倍体可达21.8%,而原位癌可低至172%,认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已具备癌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临床病理分析3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临床病理特征、Siewert分型、Lauren分型与预后的关系,观察新版AJCC分期指南在食管胃交界腺癌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9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19例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44%和35%.局限型患者生存率高于浸润型;肿瘤最大径<5cm患者生存率比5cm以上患者高;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低生存率相关(P<0.01);按照AJCC第7版中N分期标准分组,组间未见生存差异,而将淋巴结转移数目以10为界,发现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生存率显著低于10个以内者(P<0.05);Lauren弥漫型病例生存率显著低于肠型和混合型,而肠型和混合型之间无明显差异;Siewert三型病例之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等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相关,其中AJCC第7版分期指南中所参照的食管癌N分期标准并不能揭示预后意义,提示食管胃交界腺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必要研究并建立食管胃交界腺癌适用的分期标准,而不仅仅是参照食管癌或胃癌现有标准.  相似文献   
10.
虽然SARS的病因已经确定,并且疫情也 已得到控制,但是SARS的源头并未被发现, 穷竟哪种动物是SARS的宿主并不清楚。如果 不能确定SARS病毒的保存宿主(reservoir) 和敏感动物(susceptable),就无法对动物宿 主进行监控,无法预知SARS何时再次出现。 为此,国内国际病毒学家、动物学家和流行 病学家等都在积极开展SARS病毒宿主的研 究。文详见第9版《论坛·医生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