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恒  范军  薛典富  林贵文 《安徽医学》2019,40(7):793-795
目的探讨循环水床垫保温在胃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进行胃、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循环水床垫保温组(观察组)和常规棉被保暖组(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前(T0)、手术后10分钟(T1)、手术后30分钟(T2)、手术后60分钟(T3)、手术后90分钟(T4)、术毕(T5)鼻咽温度;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起床开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寒战、呼吸困难、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占比情况,及麻醉前1天、麻醉当天、麻醉后2天的TNF-α、IL-6、CRP炎症指标水平。结果在T2、T3、T4、T5时间点观察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起床开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寒战、术后48 h内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血清在麻醉后2天TNF-α、IL-6、CRP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麻醉前1天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当天和麻醉后2天,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循环水床垫保温在胃、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有益患者快速康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胃镜检查者分为观察组(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常规胃镜组)。观察记录各组受检者术中的反应、胃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作用时间,检查前中后BP、HR、SPO2及术后问卷调查。结果所有病例皆完成检查,观察组具有副作用少,患者更易接受。结论丙泊酚静注并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起效快、恢复时间短、负作用少,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王恒  范军  薛典富  林贵文 《安徽医药》2019,40(7):793-795
目的 探讨循环水床垫保温在胃肠癌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进行胃、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循环水床垫保温组(观察组)和常规棉被保暖组(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前(T0)、手术后10分钟(T1)、手术后30分钟(T2)、手术后60分钟(T3)、手术后90分钟(T4)、术毕(T5)鼻咽温度;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起床开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寒战、呼吸困难、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占比情况,及麻醉前1天、麻醉当天、麻醉后2天的TNF-α、IL-6、CRP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在T2、T3、T4、T5时间点观察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起床开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术后48 h内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在麻醉后2天TNF-α、IL-6、CRP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1天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当天和麻醉后2天,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水床垫保温在胃、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有益患者快速康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辅以利多卡因切口下腹膜表面麻醉,与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小儿阑尾切除术46例,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2组,AS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1 mg/kg)丙泊酚复合全麻辅以1%利多卡因3~5 ml切口下腹膜表面麻醉26例;A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20例。观察2种麻醉方法的生命体征的改变,手术时患儿的反应以及患儿全麻苏醒情况。结果AS组与A组比较,AS组具有较好的生命体征稳定性,腹膜松弛明显,牵拉反应小,苏醒快,恶心呕吐反应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全麻和利多卡因腹膜表面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满意的切口下的腹膜松弛,能有效地抑制探查牵拉阑尾时内脏牵拉反应和鼓肠屏气反应,使得呼吸循环趋于稳定,降低术后切口皮肤疼痛及切口下腹膜缝合后产生的张力性刺激牵拉痛与不适,患儿苏醒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角肌前缘定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改进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定位方法,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128例ASA为2~5级的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72)采用三角肌前缘定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n=56)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定位标志明确性、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用时、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用时、置管困难率、穿刺失败率、穿刺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定位标志明确性(93.1%)和首次穿刺成功率(90.3%)显著高于对照组(67.9%和71.4%,P<0.01);前者首次穿刺成功用时(6.8±3.2)min和穿刺成功用时(9.5±3.6)min显著短于对后者[(10.7±3.5)min和(12.8±4.1)min,P<0.01)]。实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7.2%)高于对照组(92.9%,P<0.05);置管困难、穿刺失败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刺并发症3例次少于对照组5例次(P<0.05)。结论:三角肌前缘定位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定位精确度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高,穿刺用时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手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病人患侧在超声引导下行前路腰方肌阻滞,注射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不进行腰方肌阻滞,2组病人均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析2组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5个时间点的静态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情况,观察2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比较2组术后次日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2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T1、T2、T3、T4各时段静态、运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次日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老年下肢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早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硬膜外术后镇痛因具有简易、安全、效果确切的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较高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了术后镇痛的质量[1]。我们应用小剂量芬太尼代替吗啡行硬膜外镇痛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