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对免疫系统影响途径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通过近三十年来的研究已被肯定下来、那么针灸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其调节机制的呢?早在50年代就有人提出与神经一体液有关,近年来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点。但是神经一体液仅仅是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免疫调节系统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调节机制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层次上,免疫反应既受整体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中,有相当数量报导针灸对免疫影响的文章,这对于沟通中西医理论、开拓临床新领域,都有重大意义。笔者查阅了1908~1986年的针灸文献资料,发现谈针灸对免疫影响的文献不少,但资料散在,特别是针灸对以 T 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有关文献比较零乱,且未见专题报道。在此,笔者仅就手头的这方面材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蔡立皓 《北京中医药》2002,21(4):239-240
目的 观察分析头埋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273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头埋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对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头埋针组的显效率85.88%,常规针刺组78.43%,药物组48.08%。结论头埋针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诚杰  蔡立皓 《陕西中医》1989,10(4):177-178
  相似文献   
6.
头埋针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17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立皓 《北京中医》2002,21(4):239-240
目的 观察分析头埋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273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头埋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对其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头埋针组的显效率85.88%。常规针刺组78.43%,药物组48.08%。结论 头埋针法为主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中,人们注意到了针灸作用与免疫的关系,自五十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针灸能够影响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抗体是血清中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针灸能使其含量增高,但也有相反的报道。那么,针灸是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血中抗体含量产生不同正负效应的呢?从现有资料看,和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金刚烷胺过量致急性脑病一例报告赵彩琴蔡立皓患儿男性,7.5岁。因精神异常于1993年2月12日入院。因咽痛、发热,于11日中午11时与12时30分各服金刚烷胺0.2g,15时出现兴奋多语、恐惧、幻视、呕吐,夜间1时极度烦躁与恐惧、幻视、惊厥。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中,有相当数量报导针灸对免疫影响的文章,这对于沟通中西医理论、开拓临床新领域,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查阅了1908~1986年的针灸文献资候,发现谈针灸对免疫影响的文献不少,然而这方面的资料比较散在。特别是针灸对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从1987年采用针刺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7例,并用中药对照11例,现报告于下: 一般资料48例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为15~51岁;病程为1~20年;血小板数在50~90×10g/L之间;治疗组37例,对照组11例。1.诊断:有头昏、乏力的症状,出现明显的皮肤紫癜或其它部位出血,血小板计数连续2次低于90×10g/L,排除有原因可查的血小板减少症如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无输血史、无妊娠,病程在一年以上,用药患者停药时间在两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