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天芪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天芪降糖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 ,应用天芪降糖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 60例 ,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2 4h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及中医证候变化、血象、肝肾功能等 ,以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天芪降糖胶囊治疗 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 86.67% ,显效率 31 .67%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95 .0 0 % ,显效率 60 .0 0 % ,与对照组相似。天芪降糖胶囊治疗后病人血糖、2 4 h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而胰岛素及 C-肽水平无变化。未见血象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天芪降糖胶囊是有效安全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潘焕峰  葛焕琦  蔡寒青 《吉林医学》2006,27(11):1381-138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CSII)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严重高血糖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CSII对照组,比较连续治疗两周前后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情况,治疗组持续服药半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糖负荷后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增加,HomaIR降低,ISI增加。治疗组空腹血糖更理想,空腹胰岛素(FINS)、C肽水平均下降,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增加更显著,IR降低及ISI增加更显著,胰岛素用量少。半年后治疗组有23人血糖一直控制良好,血糖及B细胞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更能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890nm红外激光血管内照射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自由基的变化。方法:纳入2004-05/2005-11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1例确诊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接受金纳多(银杏叶制剂)静脉滴注治疗14d,治疗组同时接受890nm单频红外激光发射系统(安诺神经血管病变治疗仪,ATS)的血管内照射治疗1个疗程(10次)。观察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和自由基(抗超氧及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试法)浓度变化。并对治疗后两组间的变化进行比较,进行平均值t检验。结果:4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一氧化氮平均浓度:治疗前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前:(47.12±30.58)μmol/L,治疗后:(117.30±59.55)μmol/L;对照组治疗后:(55.38±9.24)μmol/L,P<0.05]。②患者平均抗自由基能力:治疗前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前:(277.40±122.38)U/L,治疗组治疗后:(490.40±102.38)U/L,对照组治疗后:(276.83±95.75)U/L,P<0.05]。结论:890nm红外激光治疗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提高糖尿病患者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和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Ricordi人胰岛分离技术分离和纯化人的胰岛,并进行功能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获得6例成人尸体胰腺组织供体,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胰岛,并分析胰岛的数量、纯度和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胰岛内分泌细胞的组成和分布;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移植后的动物血糖水平.并对分离胰岛的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分离纯化后的胰岛数量为(22.9±3.1)万IEQ,纯度为(59.0 ±8.9)%,活力为(89.0±3.0)%.免疫荧光显示,胰岛由4种内分泌细胞组成并呈正常分布.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刺激指数为8.1 ±4.0.胰岛移植于糖尿病裸鼠后,血糖在3 d后降至正常水平并维持超过30 d.分离胰岛样本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在规定范围之内.结论 采用Ricordi人胰岛分离技术分离和纯化的胰岛在形态、结构、数量、纯度、活力、体内外功能以及安全性方面都达到临床胰岛移植的标准,为开展临床胰岛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课题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通过对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脂质运载蛋白-2的检测,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与血脂代谢间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方法给药方法: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1500 mg,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二甲双胍联合GLP-1组(GL)24例,二甲双胍联合生理盐水组( NS)24例,共给药16周。试验中随访体重指数、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载脂蛋白-2。试验前3周为导入期,均注射生理盐水1 ml,皮下注射;第4~7周GL组给予GLP-1受体激动剂5μg,每日2次;第8~16周给予GLP-1受体激动剂10μg,每日2次。结果(1)两组体重、体重指数、糖化血红均降低( P<0.05)。(2)GL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2明显降低(P<0.05),NS组无明显降低(P>0.05)。(3)GL组转氨酶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均可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糖化血红蛋白。 GLP-1可更加显著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运载蛋白-2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分析方法对中国北方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64例正常中国北方人(对照组)进行核心家系线粒体基因筛检和分析。结果:①线粒体基因 16189 T/C 突变在糖尿病组占32.26%(50/155),在对照组占15.24%(25/16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糖尿病患者中线粒体基因16189 T/C 突变组(n=50)与非突变组(n=105)比较,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差异均无显著性。③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多为50岁左右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3∶1);发病时体重指数常较高(74%的患者BMI超过标准值);65%患者伴血脂代谢异常;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倾向。结论:线粒体基因16189 T/C点突变可能仅为人群中的基因多态现象,还不能确定其为糖尿病单基因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 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及优降糖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 (FBG)及餐后 2 h血糖 (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浆胰岛素及 C-肽水平。结果 :罗格列酮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病人的 FBG和 2 h BG,并降低Hb A1c,与对照组相似 ,同时治疗组的血浆胰岛素及 C-肽水平也随之降低 ,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治疗 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Ⅱ)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CSⅡ+罗格列酮)组80例、单纯CSⅡ治疗组84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Ⅰ)组82例,均连续2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Fins、C肽(C—P)水平及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CSⅡ+罗格列酮和单纯CSⅡ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HbA。c(P〈0.01);与MDI比达标时间短(P〈0.01),节省胰岛素用量(P〈0.01)。CSⅡ+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更少(P〈0.05);与单纯CSⅡ和MDI比HOMA-IR明显降低、IAI明显增加(P〈0.05),且无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T2DM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正嗜铬细胞瘤(PHEO)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肿瘤可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上多数因高血压及头痛、心慌、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首诊为主,以糖尿病起病首诊者相对较少,现将近期我院收治1例以糖尿病就诊,最终确诊嗜铬细胞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是糖尿病特别是新发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应用胰岛素泵临床治疗的经验越来越多.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胰岛素治 疗的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临床获益.结果发现: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A1c,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减少胰岛 素剂量、减少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致的急诊就诊次数、有效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胰岛素泵治 疗的认识和为如何正确选择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