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轴后多趾合并第4、5趾并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应切除哪一趾或通过外科方法治疗,作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切除最外侧发育不良的第6趾骨及趾甲组织,同时保留发育较好的第5趾和形成第4趾蹼。病人和方法 应用这一方法治疗7例,男5例7只足,女2例3只足,平均年龄2.8岁,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病人均为轴后多趾并第4、5趾并趾,第6趾较第5趾短且外翻倾斜,X片显示2个趾骨,病人均无家族史及相关先天畸形。 在并趾趾蹼背侧切取三角皮瓣a,第一切口自第4跖骨头外侧端至第4趾近侧趾间关节中央,长度与趾间皱襞一致,第  相似文献   
2.
3.
高温是导致烧伤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忽视低温持续长时间作用也可导致烧伤。低热烧伤常因用热水袋取暖、理疗等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引起,由于对低热烧伤认识不足,易延误治疗。我院1998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52例由于低热深度烧伤延误诊治者,现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1/2004应用颈横动脉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8例,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陶胜茹  蔡兴东  杨艳丽 《广东医学》2016,(13):1960-1962
目的:设计住院患者的误吸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提高对误吸反流的早期护理安全预警系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方法选取呼吸科收治的285例患者,其中误吸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非误吸患者25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危险因素评估表的具体条目,对各条目的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有意义变量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量表分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分析最佳截断值,确定分值和风险级别。结果既往误吸史、体位、人工气道、饮食方式、鼻饲方式等是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值>3分时对发生误吸诊断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5.0%。结论制定误吸高风险的评估量表,可以让临床医务人员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住院患者的误吸风险,对有风险的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误吸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药乌骨藤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药乌骨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展示了中药乌骨藤的研究进展情况。结论为乌 骨藤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 1992年利用手背尺侧皮瓣修复腕掌部深度烧伤14例 ,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2~ 4 8岁。烧伤原因 :电击伤、炭火、钢水、碱及氢氟酸烧伤。部位 :掌根、小鱼际、腕部 ,均伴有肌腱、血管、神经、骨外露。皮瓣面积 1.5cm~ 4 .5cm× 2cm~ 7cm。方法 :腕背网由桡动脉  相似文献   
8.
中药凝胶剂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本文从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择、释药机制研究、渗透促进剂的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近况,并对中药凝胶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7.6%)、鲍曼不动杆菌(36.3%)、不动杆菌属某种(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神经外科(25.7%)和中心ICU(22.9%)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入住ICU(OR=23.77,P<0.001)、气管切开或插管(OR=4.16,P=0.001)、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2.77,P=0.032)是独立的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把握入住ICU、气管切开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前臂背侧宽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瘢痕挛缩蔡兴东,张雁,陈文山,吴健,奚文我科1990年1月~1992年6月,应用前臂背侧宽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6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男5例,女1例。年龄14~46岁。虎口3例,手背2例,手掌1例。皮瓣面积4×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