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的新生儿红臀350例,随机分为复方氧化锌油治疗组、红外线照射治疗组及复方氧化锌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组三组,治疗48h后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复方氧化锌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氧化锌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手部骨折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科氏针石膏固定,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6-12周内,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愈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率(25.0%;50.0%);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患指功能恢复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33.3%;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固定器治疗手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步去除敷料的方法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移位或脱出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行PICC穿刺的8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44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去除敷料,碘伏消毒PICC穿刺点周围皮肤待干,用透明敷料固定PICC导管。实验组分三步去除敷料,其余操作同上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发生PICC导管移位7例、脱管3例,发生率为25%;实验组发生PICC导管移位2例,发生率为4.55%(χ2=7.159,P=0.007),实验组与观察组移位、脱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更换敷料采用分三步去除敷料的方法能有效预防PICC导管移位或脱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科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抽血中运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贝朗动静脉留置针,对28周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时间都在18周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时间都在14h。观察组患儿针对抽血中的不安全因素,抽血期间出现的多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穿刺失败4例,占4%;留置针发生血液外渗2例,占2%;套管针堵塞3例,占3%;静脉炎0例,对照组患儿发生穿刺失败8例,占8%;留置针发生血液外渗5例,占5%;套管针堵塞9例,占9%;静脉炎1例,占1%。结论:通过对动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不安全因素的准确及时的护理,可以极大的降低各项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比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