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加强对Castleman氏病(CD)的认识,提高CD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4例CD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并复习文献。结果:14例中临床分型局灶型8例,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均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6例,其中组织病理学为浆细胞型4倒、混合型2例。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多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8例局灶型患者行手术切除,至今无复发;6例多中心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化疗,病情均有缓解。结论:CD临床表现复杂,淋巴结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依据组织病理学和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可获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观察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浓度明显增高,TGF-β则降低,3种细胞因子与SLEDAI评分相关;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均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SLE患者的上清液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正常人;在分别加入抗MIP-1、抗IFN-γ单抗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加入抗TGF-β单抗后,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与其部分细胞因子异常表达有关,骨髓基质细胞可能与SLE的发病、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观察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IL-6、MIP-1、IFN-γ浓度明显增高,TGF-β则降低,3种细胞因子与SLEDAI评分相关;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均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SLE患者的上清液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正常人;在分别加入抗MIP-1、抗IFN-γ单抗后,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加入抗TGF-β单抗后,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与其部分细胞因子异常表达有关,骨髓基质细胞可能与SLE的发病、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4岁,因右上腹不适20日,经当地医院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因无外科手术指征于2001年3月12日入我科行介入治疗.入院后每日输液顺利,无反应.18日下午1时患者输液完毕,无反应.下午5时诉疲乏,嗜睡加重,给予10%葡萄糖250mL加谷氨酸钠40mL静脉滴注,30滴/分,用药约10分钟,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手心发热.检查:脉搏127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22kPa/14kPa.即停用谷氨酸钠,取半坐卧位,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5分钟后症状缓解.20日上午9时检查血氨为75μmol/L,即予10%葡萄糖500mL加谷氨酸钠60mL静脉滴注,36滴/分,约5分钟后患者又出现胸闷、气促、手心发热.检查:脉搏131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23kPa/13kPa,即改换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取半坐卧位吸氧.20分钟后上述症状无再加重并逐渐消失. 谷氨酸钠是氨基酸类药,一般认为[1]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流涎、面色潮红、呕吐等,大剂量可致碱血症及低钾血症.此患者每日输液顺利,无不良反应,初次用谷氨酸钠即出现胸闷、气促、手心发热等症状,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两日后再次使用谷氨酸钠又出现类似症状,考虑此病例为谷氨酸钠的不良反应. 本例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对药物的不同反应,首次用谷氨酸钠15分钟内应加强巡视工作,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真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目的 探讨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真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18例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真菌败血症占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的3.7%,热带念珠菌是主要菌种,占72.2%,病死率达38.9%,真菌败血症的发生与原发病、强烈化疗、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长期反复应用有关;氟康唑、两性霉素B 5—氟胞嘧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3%、63.6%。结论 非白色念珠菌败血症有增多之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防治是关键,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并总结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法,对42例50枚大肠宽基底和粗蒂息肉进行套扎术,并配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39枚息肉在术后2周内完全脱落消失,7枚部分脱落,2枚病变大小无明显变化,2例失访,治愈、有效率分别为81.2%、14.6%,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套扎前后以及套扎时的护理,特别是套扎时息肉部位的选择、套扎力度速度的配合是操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4岁,因右上腹不适20日,经当地医院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因无外科手术指征于2001年3月12日入我科行介入治疗。入院后每日输液顺利,无反应。18日下午1时患者输液完毕,无反应。下午5时诉疲乏,嗜睡加重,给予10%葡萄糖250mL加谷氨酸钠40mL静脉滴注,30滴/分,用药约10分钟,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手心发热。检查:脉搏127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22kPa/14kPa。即停用谷氨酸钠,取半坐卧位,并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5分钟后症状缓解。20日上午9时检查血氨为75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老年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患并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腹膜透析(腹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行腹透的22例老年DNESRD并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DNESRD并发心力衰竭16例、急性心肌梗塞6例经腹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治疗。分别有效15例、5例,在腹透期间未发生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腹透治疗老年DN ESED并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效果肯定、安全。合用ACEI或AT-Ⅱ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初诊住院的SLE患者30例为SLE组,取其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的骨髓;心胸外科非血液病非自身免疫病患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取其手术切除的肋骨骨髓.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并比较两组骨髓基质细胞及其上清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吸光度值为0.61±0.11.而正常对照组及SLE组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吸光度值分别为0.36±0.09和0.46±0.11;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亦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吸光度值分别为0.50±0.10和0.57±0.11,且两组的抑制作用有差异(P<0.05~0.01);与SLE组的培养上清液比较,SLE组的培养上清液加抗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而培养上清液加抗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ion protein-1,MIP-1)单抗、上清液加抗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单抗,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1);上清液加抗白介素-6的抑制作用变化不大.结论: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均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比正常人弱;另外,当在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加入细胞因子MIP-1、IFN-γ、TGF-β的单抗后,这种抑制作用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说明SLE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存在缺陷,由于这种缺陷导致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是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骨髓造血微环境与SLE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总结误诊教训,该文对374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74例均以消化道和鼻咽喉部等相关症状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早期易被误诊为其他常见病.因此,加深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及科室间的交流协作,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确诊率,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