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1.
2.
目的 观察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乳腺小叶增生患者462例,随机分为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组(341例)和三苯氧胺治疗组(121例)对照研究.以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B超等检查结果改变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观察2组病例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208例,好转1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3.84%;对照组治愈56例,好转4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9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仅4.99%的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照组6.25%病例出现白细胞下降或血小板减少,34.82%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40.18%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副作用,16.96%因副反应严重放弃治疗.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效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线应用紫杉醇联合萘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萘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药方案为紫杉醇135~150 mg/m2,3 h静脉滴入,d1;萘达铂80 mg/m2,2 h静脉滴入,d2。每个周期为21 d。疗效评估用RECIST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评估用NCI CTC 3.0标准。结果:有效率(RR)50.0%(14/28),稳定率(SD)35.7%(10/28),进展率(PD)14.3%(4/28)。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细胞下降78.6%(3/4度21.4%),贫血57.1%(3/4度10.7%),血小板下降50.0%(3/4度10.7%),恶心60.7%(3/4度7.1%),呕吐50.0%(3/4度3.6%),2例(7.1%)患者推迟化疗但均≤1周,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萘达铂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乳腺小叶增生患者462例,随机分为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组(341例)和三苯氧胺治疗组(121例)对照研究.以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B超等检查结果改变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观察2组病例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208例,好转1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3.84%;对照组治愈56例,好转4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9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仅4.99%的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照组6.25%病例出现白细胞下降或血小板减少,34.82%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40.18%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副作用,16.96%因副反应严重放弃治疗.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效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自化疗开始时给药,剂量200mg/d晚上睡前顿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至400mg维持12周以上;DVP化疗方案,氮烯咪胺250mg/m2,静脉滴注,d1-5,长春酰胺3mg/m2,静脉注射,d1,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3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DVP方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细胞骨架连结蛋白Ez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分子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A-1 mRNA、Ezr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的关系.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MTA-1 mR.NA(13.3%)、Ezrin蛋白(20.0%)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中MTA-1 mRNA(66.2%)和Ezrin蛋白(68.7%)的表达率,P<0.05;MTA-1 mRNA与Ez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00);MTA-1 mRNA和Ezr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值均<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值均>0.05.MTA-1+/Ezrin+组的无病生存率低于MTA-1-/Ezdn- 组(X2=7.610,P=0.006).结论 提示MTA-1和Ezrin在肿瘤转移中具有协同作用,高表达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差与肿瘤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外合治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内服静脉曲张1号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10剂为1个疗程;外用静脉曲张2号方趁温热洗患处并泡浴患足,2~3次/天,20~30min/次,10剂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下肢静脉曲张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R-A、PR-B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经TAM治疗的PR阳性乳腺癌患者PR-A和PR-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R-A、PR-B以及PR-A/PR-B比值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和抗雌激素治疗效果等的联系.结果 PR-A和PR-B的阳性表达物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中,胞膜无明显表达.PR-A的阳性率为89.0%(73/82),高于PR-B的阳性表达率62.2%(51/82)(P<0.05).48.8%(40/82)的患者PR-A的表达水平高于PR-B,37.8%(31/82)的患者PR-A和PR-B的表达水平相当,仅13.4%(11/82)PR-A表达水平低于PR-B.PR-A/PR-B的比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42),与无病生存呈负相关,PR-A/PR-B的比值>1的患者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PR-A/PR-B比值≤1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PR-A表达占优势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对抗雌激素治疗效果差.提示PR-A/PR-B比值比PR更能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同时鼻咽癌原发癌灶很小或不明显时已发生颈部淋巴结和脑神经转移的特点。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化学药物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鼻咽癌靶向治疗取得一定进展。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复发性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