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
顾生旺  刘欢  蒋兆荣  刘春艳 《肝脏》2014,(2):165-166
患者,女,52岁,已婚,因乏力、纳差、尿黄80余天,于2013年10年1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半年,口服利血平;查体:神志清,精神可,面晦,双侧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肝区叩击痛阳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33岁,因乏力、纳差、尿黄7日,诊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于2006年7月5日入院.体检:T 36.6℃,P 80次/分,R 20次/分,BP 15/8 kPa,神志清,精神差,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4.
蒋兆荣  顾生旺 《肝脏》2014,(5):315-315
患者,男,42岁,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否认既往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硫普罗宁(商品名:维春,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胸腺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参麦、克林霉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后出现发热、全身红色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并停用参麦、克林霉素、硫普罗宁后,余药继续使用,患者发热、皮疹逐渐消退,为进一步排除过敏原,9~10 d 仅静滴两组液体,先使用泮托拉唑针未诉不适,后使用硫普罗宁输液后约15 min 出现发热,体温渐升最高达40℃,全身皮疹,感全身不适,轻度头痛,无畏寒,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乏力、口周麻木,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9月4日未使用硫普罗宁药物前抽血查肝功能 ALT、AST 均正常,10日使用硫普罗宁后出现发热、皮疹,11日查肝功能 ALT 298 U/L,AST 183 U/L,考虑患者从9月6日一直在使用泮托拉唑针肝功能正常;也未出现发热、皮疹情况,而患者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仅在使用了硫普罗宁后,结合9月4日使用药物也有硫普罗宁,故从时间上排除与其他药物相关,遂考虑为硫普罗宁过敏所致,立即停用,再给予使用上述其他药物后,未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先后给予保肝、降酶、地塞米松静滴、解热镇痛及物理降温等治疗,12日体温降至正常;22日复查肝功能 ALT、AST 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7.
顾生旺  蒋兆荣  胡大山  赵兵  尚明月  刘春艳 《肝脏》2012,17(10):698-699,703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并发症与疗效。方法对47例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73次腹水超滤浓缩,经腹腔回输体内。结果腹水回输相关事件8次,占10.9%(8/73);轻中度并发症7例,占9.5%(7/73);严重并发症6例次,占8.2%(6/73);治疗后腹围(92.8±4.5)cm与治疗前(98.7±7.3)cm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每日尿量(1880.5±201.6)mL与治疗前(986.8±158.5)mL比较,明显增加(P<0.05);腹胀明显缓解且血压无明显下降。首次腹水回输后3~5d内死亡5例,15d、1个月病死率分别为23.9%、41.3%;3个月、1年病死率分别为78.2%、93.4%。结论腹水浓缩回输对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减轻症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过氧化氢溶液和1%聚维酮碘溶液用于睑板腺囊肿手术切口处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门诊患者160例所有患者经诊断为睑板腺囊肿,且全部于本科门诊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前者共79例,后者共81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切口护理,观察组应用的为3%过氧化氢,对照组应用的为1%聚维酮碘溶液,其余处置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并计算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在切口感染率方面前者为3.85%后者为10.61%,在愈合时间方面,前者为(3.32±1.20)d,后者为(7.6±1.33)d,在复发率方面前者为2.88%,对照组的复发率9.82%.两组在愈合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睑板腺囊肿手术切口的处理,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术后感染及复发.  相似文献   
9.
胡大山  顾生旺  蒋兆荣 《肝脏》2010,15(6):474-47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为晚期肝硬化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致误诊,且预后差。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的4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水回输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常规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12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在腹水回输过程中,出现腹痛5例、腹水回输管路不畅和堵塞4例、穿刺部位渗血、渗液4例、发热3例、胸闷、呼吸急促、手足肌肉痉挛者和严重低血压伴休克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出现肝性脑病3例和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2例。在腹水回输术后随访1年,病死率为46%(58/126)。结论医务人员应在腹水回输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发症,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