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评价郑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AFP监测工作。方法 对郑州市 2 0 0 0年— 2 0 0 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郑州市APF监测系统共监测本地AFP病例 12 4例 ,<15岁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及时随访率等主要监测指标达到了达到卫生部标准的要求。同时 ,郑州市AFP监测系统监测外地AFP病例 187例 ,这些病例的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及时随访率等监测指标达不到卫生部要求。本地和外地AFP病例在免疫史、年龄分布方面都存在较人的差别。结论在巩固消灭脊灰成果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关注外地人群的免疫状况、AFP病例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 ,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同时省市、地区之间加强信息沟通 ,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以维持AFP监测工作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601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2000年和2001年经麻疹实验室确诊的601例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探讨郑州市麻疹发病的现状,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方法采用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每例麻疹确诊病例逐个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总结其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结果经实验室确诊的601例麻疹病例,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5岁年龄组,占52.91%,(8月龄麻疹病例占10.32%。≥8月龄无免疫史的和≥8月龄有免疫史的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5.81%和22.63%。全市麻疹病例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状态,共发生大小爆发26起,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占爆发病例的60%,麻疹爆发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发病水平。2—4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8.39%。麻疹初始强化免疫后的同期比麻疹初始强化免疫前的同期,麻疹病例下降61.85%。结论麻疹发病与实际接种率不高和免疫失败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麻疹初始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爆发和麻疹病例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初免、复种的接种率和麻疹疫苗的免疫的成功率,并做好控制麻疹爆发和流行的工作;如何降低<8月龄麻疹发病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省亦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尤其1985年年发病率高达7.78/10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不幸。自计划免疫实施以来,我省脊灰的流行一度得到成功的控制,最低为1986年,年发病率在0.01%/10万以下。而后又因种种因素的影响逐年回升,到1990年猛增至984例,年发病率为1.149%/10万。199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中国2016-2019年水痘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PHEE),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19年中国共报告水痘304771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05/10万;发病率从2016年的35.50/10万上升到2019年的70.14/10万;各省份年均发病率在19.66/10万(黑龙江省)-117.17/10万(江苏省)之间;每年5-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61.77、308.14、228.31、97.69、12.43。共报告水痘PHEE4183起,其中发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分别占12.93%、68.40%、14.61%。结论中国2016-2019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儿童和学生为高风险人群;建议提高适龄儿童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加强水痘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价20μg国产重组(Chinesehamsterovary,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的免疫效果。方法在河南省卢氏县范围内选择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18—74岁42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按照“0-1-6”程序分别接种3种乙肝疫苗。于接种第3针1个月和1年后采血,以雅培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Bsurfaceantibody,anti.HBs)滴度值。结果国产20μg剂量和2个进口20μg剂量的乙肝疫苗在免后1个月的阳转率分别为:99.4%、97.0%和98.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meantiter,GMT)分别为:1230.3mIU/ml、602.6mIU/ml和794.3mIU/ml;免后1年的阳转率为:92.7%、81.O%和85.6%;GMT分别为:120.2mIU/ml、77.6mIU/ml和79.6mIU/ml。结论国产20μg剂量的CHO乙肝疫苗适用于成年人,有益于提高成年人的保护抗体水平,降低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1997-2009年河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蒲梅 《疾病监测》2010,25(12):986-988
目的分析1997-2009年河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因素,为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丙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发病趋势与全国一致,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更快,由1997年的0.48/10万上升至2009年的24.22/10万。发病率变化分两个阶段:1997-2003年发病率缓慢增长,年均发病率为1.02/10万,2004-2009年发病快速增长,年均发病率为14.61/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35~44岁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26.5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5~79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6.50/10万,男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发病数最多的是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共64 932例,占总病例数的72.88%。结论加强培训,使临床医生熟练掌握诊断标准,保证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同时,加大疫情快速增长其他原因的调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河南省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疗机构内预防保健科的认知情况,为预防保健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不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省市级和县区级医院中各抽取4~6家综合医疗机构。对被选定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科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随机抽取1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在所调查的医护人员中,95.1%的人认为保健科在疾病控制、甚至传染病控制中起作用,60.5%的人认为预防保健科是公共卫生管理科室,86.4%的人对预防保健科工作比较满意,87.7%的人关注预防保健科的发展,63.3%的人认为预防保健科的现状能适应目前工作,预防保健科需要改革(75.9%)。同时建议加强对预防保健科工作的宣传;改善办公条件;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人员待遇;加强与一线科室的联系;增加保健科的人员;加强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政府承担经费等方面。结论要加强预防保健科人员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同时调整保健科工作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郑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的现状,评价郑州市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方法应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的接种率监测评价方法,对郑州市2005年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县市区报告完整性、及时率均为100%,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在(98.92-99.75)%之间,全市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在(110.89-127.08)%之间。结论我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常规免疫规范化管理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风疹病例对麻疹监测工作的影响,风疹病例可否作为麻疹疑似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方法:对麻疹疑似病例用酶联法测定麻疹IgM,同时测定风疹IgM。结果:364例疑似麻疹病例中,临床最初诊断麻疹137例,风疹为125例,其他或不详102例,经实验室检测,麻疹和风疹的符合率分别为56%和38%,存在麻疹、风疹的误诊情况。结论:如果不把风疹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必然会漏掉真正的麻疹病例;把风疹病例纳入麻疹监测系统,增加了麻疹监测工作的投入,各地可根据所处控制麻疹阶段的不同,对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作不同的变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审核河南省六个县(区,下同)2010年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明确报告乙肝病例的特征,探索乙肝高发病率的原因。方法根据全省各县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中、低分为三层,每层抽取两个县;在监测系统中导出六个县2008~2010年的乙肝报告卡进行分析,同时对报告卡分别进行当年和跨年度报告病例查重,查看2010年病例中当年和前2年的重报和可能重报率。结果2010年六个县共报告乙肝病例卡10025张,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占58.60%,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占36.72%,疑似病例、检测阳性者和临床诊断病例分别占0.03%、0.44%和4.21%。6297例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乙肝病例中,急性乙肝占2.13%,慢性乙肝占73.46%,未分类乙肝占24.4l%;2010年当年及前2年的重报和可能重报乙肝病例1181例,占六个县报告乙肝病例的18.75%,其中重报占14.51%,可能重报占4.24%,重报和可能重报使六个县乙肝平均报告发病率虚高36.03/10万。结论病例的重报和可能重报是导致乙肝发病率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