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对于高职学生A级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葛露 《淮海医药》1997,15(3):28-29
聚合醇链反应(PCR).是近年来建立的临床医学检验高新技术.它采用遗传基固工程技术直接对病原体DNA或RNA进行检测,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特异和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葛露  袁骞 《淮海医药》1998,16(1):71-71
患者,女,20岁.1995年5月查体时,发现有血小板减少症.BPC:32×10~9/L,RBC、Hb、WBC计数分类均未见异常.1995年8月查体,无贫血貌,肝脾、淋巴结、NY肺均正常.RBC:3.48×10~(12)/L,Hb105g/LWBC:4.3×10~9/L,BPC:58×10~9/L.N0.52,L0.40,M0.06,E0.02.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糖0.02,早幼粒0.02,中幼粒0.04,晚幼粒0.085,杆状核0.075,分叶核0.295.中幼红0.08,晚幼红0.14,淋巴细胞0.23,单核细胞0.015.粒系: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增高,杆状核细胞比例减少.红、淋二系比例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印象:请结合临床观察.1996年1月、查体:胸骨压痛(?)、心肺(一)、肝可及、脾肋下4cm,淋巴结(一),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血检:RBC:1.75×10~(12)/L,  相似文献   
4.
葛露  陈安彬 《淮海医药》1999,17(3):80-80
医学检验为疾病的临床谚断.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我们检验工怍对标本的采集处理计数必须认真。有关血清钾测定在临床上参考价值较大,现阐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不能代替形态学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露 《淮海医药》2000,18(4):280
近年来,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在国内迅速普及,提高了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这些三分类、五分类的分析仪在功能上还有不足,只能提供一般的检验数据,不能识别各种异常血细胞及血液寄生虫、炎症重度感染(中毒颗粒及空泡),往往造成漏检或误诊,最常见的漏诊和误诊是仪器报告的“中间细胞增多”,镜检可能是白血病细胞。1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性,10岁,门诊病人。临床诊断:“贫血原因待查”。于2个月前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气喘、食欲减退,肝、4、淋巴结不大,血液分析仪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糖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着血糖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监控和用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受体(GR)、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变化及应用中药后对其干预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的GR、HSP90和HDAC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加中药组G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SP90β mRNA表达水平比地塞米松组升高,而比正常对照组低.地塞米松加中药组HDAC6 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后GR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后HSP90β减少,右归丸对其略有改善;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再应用右归丸HDAC6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