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在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下,正常人尿液蛋白含量极微(<25 mg/24 h),且主要蛋白为白蛋白,而微量蛋白中的各组分(如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仅为微克或毫微克水平.各种致病因子作用所致肾脏损伤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形成蛋白尿.尿蛋白产生机制大致可分为生理性尿蛋白、肾小球性尿蛋白、肾小管性尿蛋白、混合性尿蛋白、溢出性尿蛋白、功能性尿蛋白.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小球性、小管性两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sICAM-1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对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进行TGF-β1、sICAM-1浓度分析.结果:正常健康人外周血TGF-β1、sICAM-1水平分别为(1.83±0.41) μg/L、(193.23±2.98) μg/L,而原发性肝癌组为(11.32±0.29) μg/L、(285.21±4.36) μg/L,差异有显著性(均P<0.001).结论:肝癌患者体内TGF-β1、sICAM-1表达量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检测TGF-β1、sICAM-1对肝癌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herin)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HC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E-Cadherin水平及21例正常健康人血清SE-Cadherin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正常健康人血清SE-Cadherin水平不高,结论:血清SE-Cadherin 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并有可能成为预后评判和复发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经超低温超导系统氩氮刀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herin)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9例HCC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例其他恶性肿瘤,19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血清SE-Cadherin水平。结果:HCC患者治疗前血清S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其他恶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而治疗后、其他恶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超低温超导系统氩氮刀治疗HCC可使病情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1.ISA)检测和比较分析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5例健康人m清GM-CSF、VEGF的水平。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GMCSF、VEGF水平与健康组GM-CSF、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者呈中度正相关(r=0.5381,P〈0.01)。结论;GMCSF高度表达,可能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集落形成有促进作用,与VEG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增殖、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婴幼儿、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自1989年定名以来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流行,近年MP 感染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可致支原体肺炎或伴发脑膜炎、脑千炎、脊髓炎、心肌炎、心包炎、中耳炎、肾炎、关节炎、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而日益受到重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由 MP 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实验室检查是临床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客观指标之  相似文献   
7.
葛益谋 《广西医学》2002,24(10):1543-1544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 - 13(IL - 13)、总 Ig E (t Ig E)在急性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 a,BA )患儿发病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微粒子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析 34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 t Ig E,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 IL - 13水平的变化。结果 :小儿急性支气管哮喘 IL - 13水平为 (2 1.6 6± 9.32 )μg/L ,t Ig E为 (30 4.39± 88.75 )μg/L ,二者有显著相关 (r=0 .6 89,P <0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P <0 .0 1、 P <0 .0 0 1)。结论 :在小儿急性支气管哮喘时 ,机体过度表达 IL - 13和 t Ig E,检测 IL - 13、 t Ig E水平对观察小儿急性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及病情的监测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转移生长因子 - β1(TGF- β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 TGF-β1、 s ICAM- 1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技术对 4 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4 0例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进行 TGF- β1、s ICAM- 1浓度分析。结果 :正常健康人外周血 TGF- β1、s ICAM- 1水平分别为 (1.83± 0 .4 1) μg/ L、 (193.2 3± 2 .98) μg/ L,而原发性肝癌组为 (11.32± 0 .2 9) μg/ L、 (2 85 .2 1± 4 .36 ) μg/ L,差异有显著性 (均 P <0 .0 0 1)。结论 :肝癌患者体内 TGF- β1、s ICAM- 1表达量和功能的改变 ,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 ,检测 TGF- β1、s ICAM-1对肝癌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s VCAM- 1)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 2 3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s VCAM- 1)的含量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s VCAM- 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0 1) ,血清前列腺相关抗原 (PSA)与 s ICAM- 1、s VCAM- 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体内 s ICAM- 1、 s VCAM- 1的异常表达与病患程度密切相关 ,s ICAM- 1、 s VCAM- 1可作为前列腺疾病 ,尤其前列腺癌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异同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2-2004年分离培养出的产ESBLs细菌与深部真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相同性和差异性。结果 病人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d)、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5d)、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时间(〉7d)、三连药使用时间(〉7d)、有基础疾病、使用激素、尿路插管、呼吸道插管与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是危险因素;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引起医院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深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跟病室内环境、室温、湿度有一定的关系,产ESBLs细菌引发医院感染可以引起医院爆发流行,这是其不同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一定要考虑对其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减少住院病人经济负担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