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误诊阑尾穿孔腹膜炎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与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基本相似,很难鉴别。我科3年来,收治17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均当作阑尾穿孔腹膜炎收入院,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0~45岁,平均25岁。个体户3例,工人3例,饭店服务员5例,发廊工作人员5例,农民1例。体温38℃以下6例,39℃以上11例。以右下腹痛为著的11例。下腹部痛者6例。17例均有腹胀、恶心、有的有呕吐。腹部检查: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压痛者11例。实验室检查:WBC10~20×109/L有8例;(>20×109/L)有9例。中性>0.10者有5例;0.70~0.90者12例。尿常规蛋白( ~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误诊为阑尾穿孔腹膜炎的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腹盆腔冲洗引流术,其中11例附加阑尾切除术;6例抗感染治疗。21例均治愈。结论:提高对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认识、重视女性患者的性生活史、腹腔穿刺或阴道分泌物涂片细菌学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收治的17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术前得到确诊或疑诊。1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上腹部外伤时重视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可减少漏诊。反复腹腔穿刺和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经T型管置管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11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术中通过T型管置空肠营养管,术后从空肠营养管内输注营养液支持。结果11例全部治愈;2例因胰周脓肿再次手术引流。本组感染率18.2%(2/11)低于对照组21.4%(3/14)。在插管中未发现插管困难及因插管引起的并发症。结论营养支持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经T型管置管空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认真做好其护理工作是肠内营养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全层裂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从1994年~ 1998年中共发生 12例。现就本组资料分析 ,提出一些防止措施 ,以利减少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男 8例 ,女 4例。年龄 2~ 73岁。结肠手术 4例 ,胃切除术 3例 ,胆囊切除术 3例 ,小儿肠套手术 1例 ,脾切除术 1例。切口部位 :正中切口 3例 ,经腹直肌切口 9例。切口于拆线当天裂开 8例 ,拆线后 1~ 3天裂开 4例。2 讨论2 .1 切口全层裂开的因素 腹壁切口全层裂开有多种因素引起 ,就本组病例分析 ,有下列几种情况引起 :①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时不能充分合成胶原 ,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7.
保守治愈拔T管后胆漏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2年5月至1999年2月,我科保守治疗5例拔T管后胆漏病人均获成功,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5例病人均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其中有3例有阻塞性黄疸,行急诊手术。1例患糖尿病,1例体质极差,低蛋白血症。拔T管时间一般在14天以上,其中1例为21天。最长1例为30天。拔T管前均作T管造影,显示胆管通畅;均作试夹T管2天无异常反应。胆漏发生后,其中3例立即在窦道中放入导尿管一根,并作负压收引。经B超检查,其中1例右上腹有液性暗区,2例右下腹有液性暗区,在B超引导下穿刺有胆汁、立即经皮穿刺留置细硅胶管一根,并作负压吸引,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闭合性肠系膜损伤的认识。方法 对 3 3例外伤性肠系膜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例中术前伴有休克 17例 ,合并脾破裂 2例 ,右肾破裂 1例 ,颅脑损伤 1例 ,胸外伤 2例 ;术中 2 1例行肠切除术 (63 .64 % ) ;肠系膜上静脉结扎 2例 (6.0 6% ) ;肠系膜上静脉修补 4例 (12 .12 % ) ;肠系膜修补术 6例 (18.18% )。死亡 1例 ,切口感染 3例 ,切口裂开 1例 ,盆腔包裹积液 1例。结论 肠系膜损伤诊断较困难 ,早期诊断处理及时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胆石病(Gallstone disease,GD)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呈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表明其具有遗传倾向。胆石的形成与脂质代谢和血脂成分的改变关系密切。近年来,有关血脂代谢的相关基因与胆石病关系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探索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Xba Ⅰ、EcoR Ⅰ位点多态性与胆石病患者血脂成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胆道出血误诊原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匿性胆道出血的误诊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2000年收治的隐匿性胆道出血5例临床资料。结果 2例出血位于肝内,3例位于肝外。出血原因:2例为肿瘤,2例为炎症,1例原因不明。4例治愈,1例术后5月死亡。结论 对因治疗是处理胆道出血的可靠方法。术中胆道镜、肝动脉造影对判别出血的部位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