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计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20)和乙组(n=20),甲组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乙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HBeAg血清转换率对比中,除却甲乙两组在治疗前、4周、12周、28周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在52周、72周HBeAg血清转换率均高于乙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复常率对比中,甲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段的ALT复常率与乙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8周、52周、72周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均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起到较好的抗病毒效果,替比夫定对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效果更好,远期来看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但不会造成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LAM组36例,给予LAM 100 mg/d;ADV组38例,给予ADV 10 mg/d;LAM联合ADV组42例,给予LAM 100 mg/d和ADV 10 mg/d,疗程均为24个月。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Child-Pugh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6、12、24个月时,生化指标ALT、TBIL、Alb逐渐复常,PTA升高、Child-Pugh评分降低,上述指标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P<0.01);但3组患者上述指标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HBeAb转换率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逐渐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用组在治疗6、12、24个月时HBV DNA阴转率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M组与ADV组HBV DNA阴转率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24个月时LAM组和ADV组耐药患者的比例逐渐升高,ADV组耐药的比例明显低于LAM组,两者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治疗组在治疗至24个月时均未见耐药发生。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相比单用LAM或ADV,可提高患者HBV DNA的阴转率,降低抗病毒治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活血中药与苦参碱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苷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活血方和苦参碱注射液,比较治疗组和对照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蛋白(PCIII)、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两药合用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血浆置换术在人工肝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在人工肝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资料,其中A组2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和人工肝治疗,B组3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人工肝治疗和血浆置换,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B组与A组比较,有更低的白细胞数(WBC)、血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肌苷(Cr)、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更高的胆碱酯酶(CHE)水平和治愈率。结论血浆置换术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钠盐摄入量对肝炎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74例肝炎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严格限制钠盐组(A组)、一般限制钠盐组(B组)、不限制钠盐组(C组),予以不同钠盐摄入量,观察临床症状、血钠、肝肾功能、腹水吸收情况、主要并发症、病死率.结果 C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B组血钠水平下降,重度低钠血症患者比例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腹水消退时间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并发肝性脑病或低渗性脑病、肝肾综合症较少,死亡率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炎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时,严格限钠易发生明显低钠血症,适量的钠盐摄入,能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腹水消退时间缩短,减少肝性脑病或低渗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简易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观察其疗效。方法使用血泵、压力测量仪、血浆分离器、碳罐等简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15例重症肝炎病人。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重症肝炎病人。总的有效率为7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3.0%。而病死率为26.7%明显低干对照组69.2%。结论简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有效,由于简便、投资少、可床边操作,故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名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人工肝联合基础治疗,其中毒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提高了存活率,降低了病死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肝联合内科基础治疗可以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维持内环境稳定,并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疗效欠佳患者继续采取ADV治疗与换用恩替卡韦(ETV)优化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2例服用AD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将ADV治疗48周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继续ADV治疗)和优化组(联合ETV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521例患者中ADV疗效欠佳者170例,其中34例继续ADV治疗(对照组)、43例联合ETV优化治疗(优化组)。继续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生化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ALT复常率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HBVDNA降幅、HBVDNA阴转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对照组3例、优化组4例)出现磷酸肌酸激酶升高。结论:对ADA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ETV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到四川,人们很难不去想四川美食:如果再问豆制品方面的菜肴,估计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麻婆豆腐”。其实,你如果去四川,一定要尝尝另外一种豆制品美食—豆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