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介绍 患者,女,82岁,因胸背部疼痛伴胸闷、心悸、腹胀于2004年9月13日来院就诊.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多年.结合胸部CT、心电图和B超,诊断为肺炎、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冠心病、不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复制状况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HBV DNA以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简称HBV-M)模式测定,探讨LHBs与HBV DNA及HBV-M模式间的关系,研究LHBs反应HBV复制情况的可靠性,揭示HBeAg阴性乙肝患者检测LHBs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LHBs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五项进行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534份乙肝患者HBV DNA、LHBs、乙型肝炎抗原抗体五项的检测结果显示:LHBs阳性与HBeAg阴性间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10.847),不同HBV-M模式的HBV DNA与LHBs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37.8761)。结论:LHBs是从蛋白水平反应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可靠指标,血清中的LHBs与HBV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尤其是HBeAg阴性患者LHBs检测可作为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良好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TSGF和hMAM表达指标对乳腺癌细胞外周血微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离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IZOL液提取总RNA,作RT-PCR并用-βactin监控;确认的cDNA先作普通PCR扩增,再作荧光定量PCR扩增。血清作TSGF检测。结果64例标本有63例确认转录为cDNA,其中乳腺癌43例、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各10例。经普通PCR后再作荧光定量PCR,乳腺癌hMAM表达阳性率为53.3%、良性乳腺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或正常对照组间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hMAM表达有显著差异。TSGF阳性率为1.6%,乳腺癌组与良性乳腺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二次PCR的灵敏度可成功检出外周血hMAM的表达,而单次PCR法的灵敏度不够;外周血hMAM表达指标可用于监测乳腺癌细胞微转移,但未见TSGF指标对乳腺癌微转移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微生物,经过口、鼻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以飞沫形式传播,已成为儿童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由于调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文献报道中MP感染率有所差别。为了解本地区儿童呼吸道MP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11-2012年来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MP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乙肝患者的HBV-LP及HBV DNA,探讨HBV-L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HBV-LP检测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 HBV-LP检测及HBV DNA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4.89%、99.68%和60.63%、100%(P〉0.05);两检测的+LR和-LR分别为202.78、60.63和0.3522、0.3937,+LR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HBV-LP检测有与HBV DNA检测相近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似然比更高于HBV DNA检测,为较好的检测HBV DNA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抗CCP、RF、CRP和ESR检测对R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多发、致畸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致残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疾病、心包炎、淋巴腺炎等。我国患病率为0.3%-0.6%,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如果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于1987年制定的分类标准诊断,往往已是其患病后的1~2年或更长时间,此时已出现不可逆的关节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血浆tPA、PAI-1、uPA及uPAR水平的联合检测,探讨其治疗观察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36例)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血浆tPA、PAI-1、uPA及uPAR的联合检测(ELISA法)。结果 36例脑梗死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tPA、PAI-1、uPA和uPAR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均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A又有明显升高(P<0.05),而PAI-1,uPA and uPAR则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P<0.01),PAI-1及uPAR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血浆tPA、PAI-1、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病人的治疗状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观察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HBV标志物(HBV-M)模式的HBV表面大蛋白(LHBs)和HBV DNA,对比并观察其相关关系,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检测LHB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HBeAg阴性者346例,以ELISA法进行LHBs和HBV-M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 进行HBV DNA检测,并与HBeAg阳性者的检测结果 作比较.结果 53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检测结果 显示:L组(大三阳)LHBs与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21%和86.17%,两种检测方法 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S组(小三阳)及DN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LHBs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3.67%、81.48%和42.32%、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BeAg阴性的346例样本中LHBs与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39%和4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 DNA检测的196例阴性样本经LHBs检测阳性率为68.88%.结论 LHBs可作为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且与HBV DNA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对于HBeAg阴性的患者LHBs检测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较好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抗结核四联用药(HRZE)方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HRZE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吸收、空洞缩小情况、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患者9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值分别为(1.55±0.30)L、(1.88±0.32)L、(74.14±8.24)mm Hg及(40.74±5.35)mm Hg;对照组FEV1、FVC、PaO2、PaCO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基因分型情况,探讨其基因分型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绍兴县中心医院门诊38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以及同期无自觉症状的2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收集宫颈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筛选出Uu阳性的初诊样本,设计分型引物,运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患者组Uu阳性270例,阳性率为71.05%,健康组阳性104例,阳性率为43.33%;患者组单纯U.parvum群感染率为63.77%,低于健康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解脲脲支原体parvum群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患者组中Uu两群感染率较健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U.urealyticum群与1型的多型别感染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rvum群,尤其是其中的1、3、6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U.urealyticum则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