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茅宇仑 《海南医学》2010,21(18):49-50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没有骨不连、感染、髓内钉和锁钉折断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介绍对6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使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一点体会.方法 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67例.绪果随访4~12个月,下肢功能恢复佳,仅2例延迟愈合,3例发生钉道感染,1例骨不愈合.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无畸形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微创移植术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患者70例,分为自体组36例和异体组34例。2组均行微创移植术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采用同侧患肢内侧的半腱肌肌腱进行移植,异体组采用同种异体韧带,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康复训练。结果自体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异体组(P<0.01),发热和伤口愈合时间则显著少于异体组(P<0.05或P<0.01);2组术后1年的踝与外足评分、距骨倾斜角及距骨迁移距离均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2年后,自体组疗效优良率为74.29%,与异体组68.7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各有利弊,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茅宇仑  姚兵 《海南医学》2007,18(10):11-12
目的 总结采用逆行置入分叉式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由鹰觜窝上方2cm处钻孔,确定和准备进针点,由肘向肩逆行置入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7例.结果 26例骨折在14周内全部骨性愈合,27例肩关节活动14周时已达到正常对侧的95%,肘关节活动度达正常的90%,有3例病人肘关节活动度伸直较健侧相差20°,拔钉后功能锻炼4周恢复良好.结论 逆行置入分叉式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对肩袖的干扰,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是治疗骨折成败的重要因素,生物可吸收材料成为骨折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的材料特点以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病例分析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采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5.7岁,观察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并深入了解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材料种类和特性以及内固定的强度,比较生物可吸收张力带与金属张力带内固定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茎突的36例患者,随访2个月-2.5年,平均随访8.5个月,X射线检查结果均提示骨折愈合,采用AO的Gartland.Werley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估,优24例,良10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说明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以逐渐转移应力,保持骨折部位的强度,材料的可降解性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可见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多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及如何减少并发症。方法:用多枚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对治疗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5年,优:42例;良:19例;可:5例;差:2例。结论: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过程中,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晚期负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 C 型臂 X 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