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 未病先防 未雨绸缪,保身长全,也就是“无病重防”之意,此乃“未病先防”第一要义。而防病之道,养生为要,“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效果,为开展高血压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24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知情同意、自愿和随机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疾病危险因素知识(73.81%)、血压正常值(80.16%)、日常预防知识(64.29%)、主要症状(72.22%)、治疗知识(61.90%)及主要危害(65.87%)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在低盐低脂饮食(80.95%)、加强锻炼(57.14%)、戒烟(36.51%)、戒酒(51.59%)、调整情绪(57.14%)、控制体重(68.25%)等方面的比例等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 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106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 g,党参9 g,生地黄20 g,阿胶6 g,桂枝9 g,麦冬6 g,麻子仁6 g,生姜9 g,大枣20 g,丹参6 g,当归6 g。)治疗,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67%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和血清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6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将6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与阿托伐他联合应用时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自愿来该院参加实验研究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药物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记录相关的实验指标。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合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改善病人的血压血脂水平,可以大力推广至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疗程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以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情况。结果从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来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都达到90%以上,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都有明显的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UA效果显著,与丹红注射液相比可更好的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