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白牦牛肉、奶及制品中重金属、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白牦牛食物链系统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GB/T5009.11.12.15-2003及GB/T4789.4.5.6.10.30-2003对白牦牛肉、奶及制品中重金属、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白牦牛鲜肉及熟肉制品铅、砷、镉未超标;鲜奶及消毒奶铅、镉污染水平高;鲜肉及鲜奶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肉制品及消毒奶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结论:天祝白牦牛肉、奶及制品存在着重金属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应引起天祝白牦牛养殖加工行业的重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真菌在污染食品的过程中 ,可破坏食物结构 ,形成有毒有害产物 ,常引起人类的急慢性中毒 ,甚至导致恶性肿瘤。根据以往我们对甘肃省 11类、5 0余种、2 5 0 0余件食品真菌和四种毒素分析及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分析其在食品中的生态特征 ,提出对节菱孢、展青霉、烟曲霉、杂色曲霉、镰刀菌属、圆弧青霉、酵母菌等污染严重 ,易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或引起食品工业污染的真菌及其毒性代谢产物进行重点监测 ,以供食品卫生工作参考。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其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甘肃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的生化特性,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方法按照GB 4789.10和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从4 228份样品中分离与鉴定出3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VITEK2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VITEK2生化鉴定系统包含的43项生化反应,3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项生化反应完全一致,其他24项生化反应有不同程度差异。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芳胺酶等19项生化反应是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键生化反应,而其他24项生化反应可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的本底含量和添加状况,以期了解甘肃地区生鲜乳品的本底和添加水平。方法采集甘肃省牛奶养殖场(户)、乳品公司生产的乳头奶、原料奶、成品奶各50份样品,用杯碟法对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β-内酰胺酶检出率乳头奶为2.0%,原料奶为20.0%,成品乳为6.0%;其中奶厂1和品牌1为国家知名品牌,其原料奶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5.3%,奶厂2和品牌2、奶厂3和品牌3为省内品牌,其原料奶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5%及35.7%;品牌1与品牌2和品牌3内部管理和检测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原料奶中β-内酰胺酶检出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奶牛养殖户在原料乳和成品乳中属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要加强奶源的管理,进一步做好牛奶的安全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9日下午接甘肃皇城种羊场职工医院报告,该种羊场19名职工在清理仓库霉变玉米时,发生呼吸道中毒事件。随即疾控中心召集有关人员分析讨论中毒案件,并赴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调查病员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进行监测,了解甘肃省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即食食品的种类。方法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操作,2007~2011年从甘肃省14个市(州)农贸市场、超市及酒店餐馆采样,并监测十大类(生食水产、熟肉制品、凉拌菜、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冰激凌、速冻熟制米面、生食蔬菜、地方特色米面食品、鲜榨果蔬汁、糕点饼干)食品,共计4 447份。结果 4 447份十大类产品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8株,总检出率为1.98%;糕点饼干未检出,冰激凌检出率达8.33%,其次是凉拌菜(3.14%)、非发酵豆制品(2.56%)、生食蔬菜(1.80%)、地方特色米面(1.73%)、速冻米面制品(1.52%)、熟肉制品(1.35%)、生食水产品(1.09%)、鲜榨果汁(0.70%);不同季节无显著性差异;全省14个市(州)检出率最高的是嘉峪关市,为5.45%,其次为定西、白银,分别为4.55%,2.91%,检出率最低的是陇南市为0.4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定量检测,菌落数在0.3~10 MPN/g占72.41%,10~100 MPN/g占20.69%,100~200 MPN/g占9.52%。结论甘肃省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严重,14个地(市)中嘉峪关、定西、白银检出率较高;十大类食品中冰激凌、凉拌菜、非发酵豆制品污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居民米面及节令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性风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中蜡样芽孢杆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结果 2009~2011年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和节令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33%、15.65%、7.68%,总检出率为8.26%;地方特色米面食品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3.03%,显著高于节令食品的2.20%;第一、四季度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二、三季度。结论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较为严重,提示甘肃省食品监管部门对此类食品应加强监督管理;今后应加强对蜡样芽胞杆菌在食物中的含菌量及产毒状况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真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兰州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真菌污染情况。方法采集风管积尘,密封送至真菌实验室进行真菌及菌属的分离鉴定,采用GB/T18204.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和《2004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技术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结果兰州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和大型商场的空调通风系统真菌污染率为100%,宾馆饭店中真菌菌落总数在1.5×103~2.3×104cfu/g之间,其中严重污染占26.7%,中度污染占26.7%,轻度污染占46.6%,共检出28个属种、205株菌,优势菌种为圆弧青霉菌(93.3%)、互隔交链孢霉菌(100%)、宛氏拟青霉菌(80.0%)、灰绿曲霉菌(86.7%)、绿色木霉菌(80.0%)、短密青霉菌(73.3%)、黑色曲霉菌(66.7%)、黄曲霉菌(66.7%)等;大型商场中真菌菌落总数在8.0×102~1.7×104cfu/g之间,其中严重污染占60.0%,中度污染占13.3%,轻度污染占26.7%,共检出24个属种、279株菌,优势菌种为灰绿曲霉菌(100%)、互隔交链孢霉菌(100%)、黑色曲霉菌(86.7%)、圆弧青霉菌(80.0%)、宛氏拟青霉菌(73.3%)、短密青霉菌(80.0%)、绿色木霉菌(93.3%)、黄曲霉菌(86.7%)等。结论兰州市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和大型商场的空调通风系统真菌污染较严重,以互隔交链孢霉菌、圆弧青霉菌等污染为主,今后应加强对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处理及对消毒效果的检测,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四种补益中药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灵芝、冬虫夏草、红芪、锁阳等四种补益中药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补益中药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以及雄性生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红芪和锁阳提取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四个菌株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而灵芝和冬虫夏草提取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菌株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致突变性,对其原因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白牦牛繁育基地牧草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采用GB/T4789-2003。结果:冬春季牧草39份,检出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9%,夏秋季牧草41份,检出志贺菌、沙门菌、致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8%。结论:白牦牛繁育基地夏秋季牧草中致病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对白牦牛繁育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