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假性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性肠梗阻是以肠道不能推进其内容物通过的非梗阻性肠腔为特征的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组具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肠道机械性梗阻证据的临床综合征。因其发病率低,临床特点与机械性肠梗阻相似,极易误诊、误治,现对我院1998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9例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5~79岁,60岁以上者6例,60岁以下者3例。2例合并有糖尿病,1例确诊为进行性系统性硬化,1例经手术证实有腹膜后质硬如石的巨大肿物(未波及肠管),1例发生在嵌顿疝急诊手术后,2例有高血压及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B19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例感染人微小病毒B19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损害的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17例人微小病毒B19肝炎患者均有发热(100%),有全身乏力14例(82.4%)、关节、肌肉痛9例(52.9%)、咽痛6例(35.3%)、食欲减退11例(64.7%)、皮疹5例(29.4%)、脾肿大12例(70.6%),肝肿大7例(41.2%)、淋巴结肿大3例(17.6%)、黄疸5例(29.4%);除血ALT和AST升高外,伴有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升高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但多呈急性自限性过程,肝功能恢复较快,预后较好。结论对不明原因肝损害同时伴有上述特征者,除常规筛查常见的嗜肝病毒外,及时检测血清抗人微小病毒B19抗体IgM,能帮助明确一部分患者的病因。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2岁,住院号289552。因渐进性吞咽困难伴持续上腹痛半个月入院。嗜酒30年,平均每日250mL,吸烟32年,20-30支/d。既往有发作性上腹痛史10年,未行正规诊断治疗。6月前门诊CT示胰管扩张,胰腺多发钙化斑,胆囊结石,仍未重视。入院查体,慢性消耗病容,营养状况差。右锁骨上窝饱满,似可触及成团淋巴结,皮肤巩膜无黄染,甲状腺无肿大及结节,心肺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慢性丙型肝炎和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蔚  苏少慧  甄承恩 《医学综述》2009,15(3):443-446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慢性丙型肝炎与糖尿病有密切的相关性,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自身免疫、丙型肝炎病毒肝外复制等有关,其中胰岛素抵抗为最主要发病机制,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胰岛素抵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少慧  骆华 《河北医药》2010,32(2):206-207
消化不良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随着罗马系列标准的陆续出台,尤其是2006年罗马Ⅲ标准的公布,FD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FD的分类及诊治日臻规范与完善,但是国内外有关器质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胃血管瘤1例     
患者 ,女 ,5 6岁。 1998年 10月 2 6日因黑便 1个半月收入院。患者 1个半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柏油样便 ,每日 1~ 2次 ,每次 5 0~ 10 0g。经对症治疗无效。无呕血 ,无腹痛。上消化道造影 :于胃体、胃底交界处可见一 7cm× 8cm大小的肿物。入院体检 :除中度贫血貌及剑突下轻压痛外 ,无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 80 g/L ,红细胞3 .5× 10 12 /L ,白细胞 8.2×10 9/L。粪检为黑便 ,潜血阳性。拟诊 :胃肿瘤性质待查、失血性贫血。给予对症治疗。 10月 2 7日行胃镜检查 :胃体、窦交界前侧壁有一大小约 5cm× 7cm的蕈伞状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期对AIP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3例发热;7例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咯血;8例腹部压痛;10例腹痛,排气、排便减少,全身乏力不适,心动过速;患者尿液均呈橘红色,在阳光下暴晒2 h后均变为暗红/酒红色;12例细胞内锌卟啉增高;13例尿卟胆原阳性;8例尿卟啉阳性;10例贫血;6例血钠降低;血胆红素均正常;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4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患者经精氨酸血红素或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尿色加深为AIP 主要临床表现,精氨酸血红素及高浓度葡萄糖是治疗AIP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苏少慧  胡义亭  贾敏 《临床荟萃》2015,30(3):324-325
<正>国外和我国许多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证实,糖尿病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密切相关[1-3],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糖尿病中的特殊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升高[4],对这一特殊群体患者HCV感染的研究较少,由于HCV主要经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注射、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关注、了解GDM患者丙型肝炎感染,为及时实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检测手段的普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西医研究认为其发生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相关。中医研究认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等是主要发病原因。中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和治疗均有不同。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西医进行比较,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东京国际会议正式命名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HE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至今已20年了,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都有了很多新进展,现将我院散发HE67例患者相关资料报道如下,以探讨散发HE的感染途径、好发年龄、临床特征、影响转归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