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结构的网络效率及节点效率属性的异同,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全局信息处理模式和脑区间信息整合效率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并对所得抑郁症组与对照组脑结构网络的效率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2组脑网络分别与相匹配的随机网络比较:网络全局效率均与随机网络相似;网络局部效率均大于随机网络.(2)抑郁症组网络全局效率(0.86±0.01)较对照组(0.87±0.01)下降(t=-2.31;P =0.02).(3)抑郁症组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右侧额上回眶部:0.41±0.04与0.44±0.02;左侧颞中回颞极:0.31 ±0.02与0.33±0.03)下降(t=-3.52、-3.84;P=0.0008、0.0003;通过多重校正).(4)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眶部全局效率属性值与HAMD17总分呈负相关(r=-0.46,P=0.02).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大脑都具有高效经济的“小世界”式的信息处理模式.抑郁症患者脑区间信息整合的能力已受损,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在识别喜悦表情时前额叶.杏仁核最优效能连接模式,并以此探讨抑郁症前额叶-杏仁核情绪加工可能的异常机制。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20例抑郁症患者及20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在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时的脑部反应。通过动态因果模型方法选出最优模型,并比较抑郁症组及对照组的效能连接变化。结果贝叶斯模型选择结果显示,总体最优模型的特征是背外侧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两两存在自上而下的调节连接,模型超越概率为0.41。最优模型中固有连接水平出现组间差异,在固有连接水平上,抑郁症组右侧杏仁核-前扣带回的前向连接显著减弱(t=-2.50,P=0.016),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的前向连接显著增强(t=2.37,P=0.022),杏仁核-背外侧前额前向连接显著增强(t=2.10,P=0.04)。结论抑郁症患者右侧半球自下而上的固有连接异常,可能与抑郁症患者负性偏向有关;而抑郁症患者处理喜悦面孔时前额叶-杏仁核调制连接并未出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氟烷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致小鼠惊厥及惊厥后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2个实验。每个实验又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异氟烷组(Iso组)(n=10)。各组小鼠先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95%致惊厥剂量的罗哌卡因(86 mg/kg)、氯普鲁卡因(250 mg/kg),出现惊厥后立即ip NS(0.8 ml/kg)或Iso(0.8 ml/kg),观察小鼠惊厥持续时间及惊厥后在旷场实验(open filed test,OFT)、避暗实验(passive avoidancetest,PAT)中的行为改变。结果:在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实验中,Iso组与NS组相比: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死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OFT中,中央格停留时间、穿格次数、修饰次数、粪便粒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T中,记忆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异氟烷能够减轻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所致的惊厥,但对惊厥后小鼠短期的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磁图频谱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磁图扫描,采用个体化频谱分析计算方法,比较两组间各脑区δ、θ、α1、α2、α3和β各频段在感兴趣皮质区相对能量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各脑区各频段能量值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枕叶θ频段,右颞叶α1、左枕叶、双侧颞区α2以及双侧枕颞区α3频段能量减弱(P均<0.05);β频段在双侧中央区、顶叶,左侧额叶、枕叶能量显著增强(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颞叶、右枕叶α3频谱能量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阻滞因子分呈负相关(左颞区:r=-0.554,P=0.017;右枕区:r=-0.488,P=0.040)。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头后部的快波能量增强,慢波活动减弱;快α频段能量异常或可作为患者阻滞症状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前额叶-边缘环路theta波功能连接能否作为识别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特征。方法:利用脑磁图检测3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43名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在识别动态面部悲伤表情时的脑部电生理反应。通过一致性方法计算出感兴趣脑区间在300~600 ms的功能连接值,比较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差异,将感兴趣脑区功能连接矩阵作为特征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并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感兴趣脑区theta波功能连接对抑郁症患者识别率为94.59%(P=0.0015)。在300~400 ms,抑郁症组右海马与左眶额叶上部(r=-0.49,P=0.0055)、与左眶额叶下部(r=-0.52,P=0.0022)的功能连接值与HAMD-17评分负相关;在500~600 ms,抑郁症组左海马与左扣带中部功能连接增强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62,P=0.002)。结论:在识别负性情绪面孔时前额叶-边缘环路感兴趣脑区的theta波功能连接有助于识别抑郁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氟烷对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及惊厥后旷场行为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平行进入布比卡因、利多卡因2个实验.每个实验中小鼠又随机分为2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异氟烷组(Iso组).各组小鼠先腹腔注射95%致惊厥剂量的布比卡因(48 mg·kg-1)、利多卡因(80 mg·kg-1),出现惊厥后,立即腹腔注射NS(0.8 ml·kg-1)或 Iso(0.8 ml·kg-1),观察小鼠惊厥持续时间及24 h后在旷场实验(open filed test,OFT)、避暗实验(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中的行为改变.结果 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的惊厥实验中,Iso组与NS组相比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在OFT中,2个实验中2组小鼠中央格停留时间、穿格次数、修饰次数、粪便粒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T中,2个实验中2组小鼠记忆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异氟烷能够减轻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所致的惊厥,但对惊厥后小鼠短期的旷场行为和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花玲玲 《妇幼护理》2023,3(3):689-69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方法 我院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88 例 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4 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 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对两组的营养指标、炎性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营养指标(前白 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炎性指标(CRP、PCT 及白细胞计数),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IHSS 指数、BI 指数)及护理满意 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营养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反 应,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抑制控制网络关键脑区右额下回岛盖部beta频段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RD),寻找抗抑郁治疗早期疗效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随机入组46例抑郁症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在完成Go/No-Go实验范式下采集脑磁图数据,计算基线期右额下回岛盖部beta频段的ERD,以抗抑郁治疗2周后HAMD 17总分减分率是否达50%为标准划分为早期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与HAMD 17减分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右额下回岛盖部去同步化水平降低,且无效组弱于有效组,右额下回岛盖部(r=-0.397,P=0.006) beta频段的ERD与2周后HAMD17减分率呈负相关。结论:右额下回岛盖部beta频段的ERD降低与抗抑郁早期疗效不佳相关,该区域beta频段的活动强度可能是抑郁症早期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