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尾部表皮样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凌洪  宋炳文  凌光烈  芦婷婷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44-144,149,F0003
目的提高对骶尾部表皮样囊肿的认识,探索骶尾部表皮样囊肿的诊治要领。方法通过对骶尾部表皮样囊肿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查『刺相关资料,总结以往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探索骶尾部表皮样囊肿的诊治要领。结果(1)骶尾部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病程较长。(2)以手术治疗为主,剥离包膜要完整以防复发。(3)注意与肛周疾病相鉴别,病理确诊。结论深刻了解骶尾部表皮样囊肿,掌握诊治要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芦婷婷 《吉林医学》2014,(22):5038-5039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血压控制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高血压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压的控制更加突出,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期患者不同舒张压(DBP)水平下的运动耐量情况。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5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69±9.73)岁,按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水平进行分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线资料,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BP与6MWD的关系。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校正性别、年龄、BMI、每周运动时间、吸烟习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后,随DBP的增加,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OR=1.117,95% CI 1.014~1.231),P=0.025);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中年组和非糖尿病组中,随DBP的增加,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中年组:OR=1.317,95%CI 1.059~1.638,P=0.013);非糖尿病组: OR=1.143,95%CI 1.015~1.288),P=0.028)。 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人群中,特别是在中年和非糖尿病人群中,DBP与6MWD减低风险存在相关性,随DBP升高,6MWD减低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应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TST)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方法 收集162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90例行TST治疗(TST组),72例行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对照组),就两组切除肿瘤的完整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 TST组均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的完整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应用TST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器(TST)手术对比传统经肛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性肿瘤治疗上的优势性.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10年月5月80例诊断为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ST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肿物局部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大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住院相关费用,评价TST手术的优势性.结果 两组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在术后大出血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在直肠良性肿瘤的治疗上有较大的优势性及发展性,为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常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本文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做以报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血压、血糖监测设备观察远程交互干预新模式对老年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和第二医学中心病房明确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157例,利用随机种子获取随机数,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远程试验组(67例)。远程试验组使用多参数监测设备,采用远程交互干预方式对血压、血脂及血糖等主要心血管风险指标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就医模式进行血压、血脂及血糖控制干预。比较干预3个月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以及服药依从性,并分析远程互动频次与血压、血脂及血糖控制效果的相关性。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改善效果与交流频次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失访患者25例,最终完成随访患者132例,每组患者66例。2组在干预3个月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糖控制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远程试验组收缩压(P<0.05)、总胆固醇(P<0.01)、LDL-C(P<0.01)、FBG(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血压控制率、血脂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远程试验组干预后血压、血脂、血糖值与交流频次(2.01±0.54)次/周呈负相关(r=-0.652、-0.615、-0.527,P<0.01)。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交流频次>1.53、2.33、1.57次/周时,可分别对收缩压、LDL-C、FBG值达到控制效果。结论 基于多参数血压、血糖监测设备的居家远程医患交互干预新模式,通过远程交流与宣教的方式对老年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提高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率,改善服药依从性。医患交互频次>2次/周有助于疾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负压吸引器结合胶圈套扎(CRH法)与普济痔疮栓结合地奥司明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Ⅱ度出血性内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1年于本院就诊确诊为Ⅱ度出血性内痔并采用CRH法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其中CRH组55例,药物治疗组52例,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 CRH法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但CRH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治疗成本较药物治疗组为高。结论对于Ⅱ度出血性痔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病史及患者的要求,选择最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分析结直肠癌发生的潜机制。方法利用GEO2R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利用DAVID分析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TCGA数据库对核心基因进行差异验证和预后分析。结果通过差异分析,我们得到216个差异基因。通过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和细胞粘附有关,主要位于PPAR信号通路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后,我们找到了8个核心基因(IL8、SST、SPP1、GCG、CXCL12、LPAR1、COL1A2和MMP1)和一个模型。经过TCGA数据库验证,我们发现8个基因都存在差异,同时两个基因预后有意义。结论找到了8个风险相关的核心基因和2个预后相关基因,这些核心基因可能可以用做结直肠癌发病预测的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